美文网首页
2021-12-22日更500+字打卡DAY90:“宁向西天一步

2021-12-22日更500+字打卡DAY90:“宁向西天一步

作者: 美梦成真666666 | 来源:发表于2021-12-22 22:55 被阅读0次

今天心中滋生了一点恐惧,很快就显化出来各种障碍,来阻挠我的进京学习计划。当我承认自己的恐惧,直面自己的恐惧之后,就像是披着妖魔鬼怪面纱的障碍就无法再搅乱我的内心,更无法吓退我了。

由此想到玄奘法师,西行求取真经途中,会遇到多少困难,他“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的力量源泉在哪里?我相信,玄奘法师的内心一定是无比坚定的!特意搜索了玄奘法师的生平相关资料,汲取了更多的精神力量。

今天突破恐惧卡点的感受很玄妙,时间关系来不及具体一一分享,后面整理成为后再分享。

以下内容为摘录。

玄奘法师(600-664)是隋唐时人,杰出的翻译家,法相宗的创始人。法师自幼聪慧敦厚,温文尔雅,仪表非凡,跟从仲兄诵习儒道经典,勤学不懈。

玄奘十三岁时随仲兄长捷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听讲《涅槃经》,受习《摄大乘论》。大业八年(612年),洛阳选拔二十七人出家为僧。主考大理寺卿郑善果见法师年纪虽小,却对答出众,问他出家目的何在?法师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主考赞许他器宇非凡,志向高远,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

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兄弟二人从洛阳出发,经过长安抵达成都,开始了参谒耆宿,寻师访道的参学生活,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法师在成都学习《摄大乘论》、《阿毗昙论》,听受《迦延论》。唐武德三年(620年),法师年满二十岁,在成都空慧寺受具足戒,并学习戒律。后又北上受习《成实论》和《俱舍论》。在长安,他听当时佛门大德法常、僧辩二位法师讲《摄大乘论》,质疑问难,纵横论辩,众时贤深为其智慧与才学所折服,赞叹他为“释门千里之驹”,而法师也因此誉满京城。

在参学访道的过程中,玄奘法师发现当时众多高僧对佛法的见解不一,没有定准。因印度尚有很多梵本没有译为中文,加上前人所译经论多采用意译,使得很多问题,无法解答,让后学们无可适从。为解决这些根本问题,玄奘大师发愿前往天竺寻访原始梵本经典,探求佛法真义。

贞观元年(627年),法师决意西行。因从中土前往西域,必须要得到皇帝的特许,他二度上表陈情,但没有获得批准。但他仍冒险出关,由长安经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兰州抵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可是刚到不久,长安的追捕令也紧随其至。法师唯有昼伏夜行,历尽艰险,穿过甘肃走廊,抵达瓜州(今甘肃西北部),不顾留难,执意前行。

玄奘法师以探险家般的胆魄,勇士般百折不挠的意志,只身一人,进入了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大沙漠。莫贺延碛大沙漠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今称“哈顺戈壁”,“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迹罕绝;时而风卷沙石,时而暴晒湿蒸;时而见枯骨遍野,战场遗迹;时而见凶恶野兽,鬼魅影像……”

白天,太阳无情的暴晒使地表温度极高,根本无法落脚,法师只能把自己埋在沙间,待到夜间出来赶路。大沙漠广阔无垠,玄奘法师一时迷失了方向。不仅如此,在迷途中,他不小心打翻了水袋,茫茫沙海中,失去了饮水意味着丧失了一切生存下去的希望。

在几近绝望的境地下,法师几乎要放弃西行的计划,但最初的志愿一直鼓舞着他。法师以“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的决心,忍饥挨渴,怀揣一腔追求真理的热情和为众生求福祉的悲愿,以坚强的意志,九死一生,最终战胜了种种磨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2-22日更500+字打卡DAY90:“宁向西天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af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