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复盘13,我是玄春,我阅读的章节是第十章,从失去中照见力量
【原文】一切能真正激励人的事物的起点,其实都是内心某种真实渴望的表达。
【我思】我们拼搏大半生,都是为了过回童年生活。追求的梦想都落在了年少时的本子上。
我最初的梦想是一个小房子,养只小猫子,有点田,看看书,写写文章。
现在过上了这样的生活,但只是表象。
不停有人在责备我,读了这么多书,不去赚钱,天天在外婆家玩,好意思吗?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为什么要不好意思呢?
我在外婆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没有碍着任何人,耐不住人心生魍魉,对我的生活和想法恶意揣测,然后把这脑补的我当做真正的我对待。
我知道了身体上的病痛其实是因为情绪的问题导致的,负面情绪由于我的性格不完善总会伴随各种琐事产生。
我追求太多空大虚无的东西,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就是油盐酱醋和弯腰低头。
种地,是把这两件事完美的结合的生活。
让我学会用心生活,自愿低头和弯腰。在田间劳作若是止高气扬的姿态,一根庄稼都不会冒头,不饿死自己也是穷死。
回归本质,回归真诚,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扎根生活,除开跟风的,有一些是真正的想寻求内心的宁静,我这辈子要什么?
一诺在文中提到“空心人”,我每隔三个月都会感受到内心的虚和空,经过他这么提点出来,我明白了,是我追求的东西和目标,不适合当下的我。
就像我五月给自己定的目标,完成三篇知乎体小说。
事情不难,需要时间死磕。但一个新手想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除非我已经疯狂日以继夜的看爆款拆拆拆,写写写。
在这样的勤奋程度下,加上一点天赋和技巧,勉强可以写完一篇稿。
实际的情况是我做不到,已经明白自己做不到了,是强迫自己死磕到底,还是迅速调整目标?
我的想法是,这个五月份就为这个目标奋斗吧!刚好又接到通知,这周天必须写完第一篇稿,时间缩短了一半。
如果到了时间还是完成不了任务,我就转头继续深耕阅读和写作,一鼓作气,将这条线打通了,再去做我另外喜欢的事情。
一诺说慈善的文章点击率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漠不关心。
自己的生活温饱都是问题,谁还管他人生死。
中国虽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身份再小也可关心国家大事。
有些人是温饱了,但他只想在赚更多的钱,得到更多的名利,做慈善要花钱还不讨好的事情,不在计划之内。
更多的人是每天为自己的家庭工作事业发愁,除此之外,其他事与我无关。
就像疫情期间小区被封,私自外出会有传播病毒感染群体的风险,为什么还是有人铤而走险呢?
因为这种忧国忧民的事,不如他下一顿吃的在哪重要,一旦工作不了,就要饿肚子,再难也要拼一拼。
这应该就是小说里常说到的代入感,真人真事儿与我有关,很多事情我经历过,那种情感我也有。
但是做慈善,多数人更希望有人来捐助自己,要自己掏钱花精力做慈善,还是算了吧,那事离我太远了。
正因为如此,有些事儿总需要一些人来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