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次心灵课上,当老师说出“慈悲就是怨恨”的时候,我不懂,质疑,拒绝接收。另一位同学,一下子懂了,她深沉的点头。我不懂,去问,老师说,别急,真的体会到了,就懂了。
另一位学佛的同学赶紧跳出来,说老师你说的不对,佛家讲究的慈悲是什么什么什么。老师说是的,这个慈悲并不是说佛家说的慈悲。而是说有些人,我们外人称为慈悲的人,经常给弱者捐钱的人,它们很慈悲行怜悯弱者,他们背后的那股能量,是怨恨。
怨恨什么?不懂。是曾经自己也是弱小者,怨恨着世间的种种吗?
我会经常想,为什么人会有情绪。为什么人会有开心,痛苦,难过,愤怒,愧疚,这些情绪?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会有情绪,有些人没有情绪,而有情绪的人群,他们会产生不太的情绪,这些情绪甚至截然相反?
02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子可以照出人的外表,我们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都会被镜子如实地记录。以他人为镜子,唐太宗照出了自己的得失。
我们呢?以他人为镜,我们还可以照出自己的努力程度、意志力,还有什么?你的情绪反应模式。
有一种说法是,我们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的理解是,世界还是世界,而“我们的世界”,是我们戴上自己的滤镜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这个滤镜眼睛,包含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
举一个例子,孩子在大街上跳舞,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如果把孩子换成是美女帅哥,换成是中年男人,换成是老人,不同的发生,我们又会生起怎样的不同的情绪?对于不同类别的人在大街上跳舞这件事,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类别的情绪。但是,他们跳舞跳着很开心,我们的情绪里面,又为什么不仅仅是被他们感染到的开心呢?
我们被照见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