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失败的恐惧始于童年早期。我们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最开始是来自父母的认可和爱。
在一项关于年轻人与父母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对成绩的高期望值与孩子对失败的恐惧之间存在关联。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失败表现出的负面反应越多,孩子就越害怕“失败”。
在某些人身上,这种恐惧会转化为“失败恐惧症”,即一种对失败的非理性和麻痹性恐惧,通常伴有强烈的恐慌或焦虑感,以及呼吸困难、心率异常加快和出汗等身体症状。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对失败的恐惧表现得更为具象,主要是自我怀疑,它会阻碍我们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探索:
- 我们会因为不确定结果会如何而推迟行动
所以,如何才能转变现有的观念,克服自己对失败的恐惧呢?
01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分成更小、更容易实现的部分,从而重塑我们对可能实现目标的看法。
这里所说的“可实现的”,并不是指你的目标一定会最终实现,而是指你可以在短期内就开始行动,并且不会以任何借口进行拖延。
比方说,你很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并跟自己说反正从来都没有人邀请你在会议上发言,以此为借口不去进行任何的自我提升与改善。
一个可行的小目标就是向五个本地的聚会申请演讲机会。虽然在公众面前演讲听起来很可怕,但先填写一份在线表格是你完全可以做到的。
同样,你可能害怕别人对你的写作的文章进行评判。写一本书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容易找到借口拖延行动(比如“我很想写一本书,但我没有时间。”等等),而写一篇博文则容易得多。
02要像科学家一样对待失败。
科学家往往要重复上千次实验,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而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他们最初的假设是错误的。如果不去做实验,他们当然可以安安稳稳地 “不犯错”,但这样我们也就没有现在的科学了。
如果你把人生看作一个巨大的实验项目,你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进行探索,以获得问题的答案,那么失败就只是一种投资而已,是为了让你更接近这些答案。
通过做出一些能让你学到新东西的决定,你一定会有所成就——成功就是学习、进化和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而失败就是培养成长动能的一种方式。
03试着像孩子一样去思考。孩子们往往就是为了实验而去实验:如果我按下这个按钮会发生什么?触摸这个东西的感觉如何?
与自己内心的孩子重新建立联系,是克服失败恐惧的好方法。例如:如果我发表这篇文章会怎么样?说出我的想法是什么感觉?
与其去想象所有可能会出现的失败,不如把你的疑虑变成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也许根本不会有什么事发生,但如果是一个孩子,他们肯定不会想当然地就做出回答。
从小事做起,然后慢慢再逐步更新迭代——形成一个大的良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思维会越来越喜欢上尝试新事物,并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