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文关怀之净土思想

人文关怀之净土思想

作者: 佛天慈佑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5:16 被阅读15次

    几乎每一种文化系统,都有关于“神”的传说。或自然之神、或全能之神;或部落之神、或民族之神;或司命之神、或律法之神;或理式之神、或形上之神,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每一种神论,都有与之配合的净土思想。

    或在人间,或在天堂,或在内心,或在不可轻易理解之处,这是与人类心理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性畏死,引起对未知的敬畏与崇拜。想象在某地,有衣食无虞、寿命无限的美好世界,用以投射心理需求。这是最为朴素的净土思想,也是一切天堂说的基础原型。

    佛教在《佛地经论》中,充分描绘了就现象而谈的净土世界,所谓“十八圆满”,达到极致。想象着,能够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自然没有红尘中的种种不幸。不过,天堂净土所谓与“染”相对、二元对立的思想,却是属于西方闪族文化的。

    西方宗教文化中的世界创造者——神,与恶相对,同时也是末日救世主,居于绝对完美的天堂。犹太、天主、伊斯兰教都是此一思想的延展。善恶、美丑对立,却从未考虑过物质世界真实性的问题。直到西方哲学经验主义认识论,才有类似东方的世界观出现。

    西方文化中的天堂,与人类美好愿望相应,比如光明、快乐、不老。信奉神的人,好人或正直者死后,其灵魂就要进入到神所居住的空间(天堂)。与神同在一起,永生不灭,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

    恶人死后,经过审判,就会遭受苦难,被打入到地狱中恒受罪难。由于那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并不属于经验世界,所以没有时间限制,成为永恒。只是比较奇怪,作为万能的上帝,为何不直接让对立者消失?却要慢慢将其灼烤折磨而不至死,不懂此中乐趣何在。

    诸如此类,反映出一个消息:并不是依照神的样子来设计人,而是通过人的经验设计了神。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地狱惩罚的设计,无不是厨房用具的放大与扩充。而天堂的一切设计,无不基础于物质与精神的富足;比如宫廷与园林,快乐与信仰等等。

    在我国传统的宗教观中,视死如生。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里(黄泉、丰都之阴间)继续生活,一切仿照人间。那便无所谓净染,唯有人间的短寿与神仙的长生不老对比。所以人们祭祀先祖,不免人间的享乐,无论用火用咒,送去就好。

    阴间的概念大于地府,地府的概念又大于地狱。如上所说阴间,泛指亡魂所在处;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人间重合(只是人类感观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简单理解为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

    上善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荣入天堂。所谓天地人,就是仙鬼众生之不同生存空间。各类生态,自守其道,相安无事。神仙有可能下凡到人间,人通过修行可以飞升成仙。后来随外来宗教的影响,才有天堂、地狱、轮回之观念。而神仙生活的地方,本是说不清楚的。

    秦始皇相信神仙生活在仙岛,那是孤悬海外的人间仙境。这一想法,在相关八仙的传说、《西游记》中也不能脱离。佛教传入后,对“天上”世界有了概念,由此引起我国宗教对天上地下的开发。天上有了阶级,地下有了十殿、十八层地狱,基本延续了西方宗教的格调。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替代原有的哈拉巴文明,建立统治殖民;创造婆罗门教,设计种姓制度;逐渐把原住民往南驱逐,开启“吠陀时代”。他们认为,世间一切无非大梵天之意志。通过祭祀,与梵同在,才是唯一解脱之道。

    代表了意识形态的婆罗门阶级,在政治、经济、司法拥有特权,并且垄断了知识权与话语权。他们受血统保护,在老年时可以专务修行。刹帝利则是政治军事的专务阶级,再下即是自由平民与被殖民的奴隶。通过祭祀的权限不同,确定社会阶级与职业。

    不重出生的沙门主义应运而生。突破种姓的藩篱,教义完全针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说;认为一切由业决定,人人都有能力,提倡个人修行。解脱须由智慧开发以实现,幸福并不能由他人赐予。这是对神权、统治阶级的挑战。

    佛教属于沙门主义阵营,提出凡事不走极端,是业报无尽派的佼佼者。神是存在的,但不能修改业报;业报无法耗尽,但可以通过出离实现解脱。只要走在正道,方法得当,个人灭除烦恼是可以实现的。

    觉悟才是关键。至于婆罗门教所说,那所谓绝对完美的神的国度,只是心想事成的天道。既然未出三界,绝非永恒安稳的存在。业报轮回,谁都不能免于下堕。如果连神都无法回避业报法则,祭祀便不万能。反对阶级剥削,这无疑是进步的。

    在佛教世界观中,天界并非永久享乐之处所。天人、阿修罗等大福德人,只在此处感报,皆不永恒。生命完结后,仍须参与轮回。六道轮回,只是生命的不同状态,只反映了福报大小,并无善恶对立的概念。唯一的解脱之道是涅槃,唯有出局(出离)才最可靠。

    佛教将一切存在归为三类:依于粗物质的欲界(故有饮食便利之需要)、依于细物质的色界、类唯有心法的无色界。欲界天:有粗色身、有粗物质欲望需求;色界天:有色身,有精神快乐的需求,无男女饮食之欲;无色界天:类无色身,只存识身。

    接近人间的欲界天共有六层,称为六欲天、欲界天: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其中的四大天王天则包括了林神、夜叉、乾达婆……等空居及地居灵。

    据《长阿含经•典尊经》所说:“四天王随其方面,各当位坐。提帝赖吒天王在东方坐,其面西向,帝释在前。毗楼勒天王在南方坐,其面北向,帝释在前。毗楼博叉天王在西方坐,其面东向,帝释在前。毗沙门天王在北方坐,其面南向,帝释在前。”

    又如《俱舍论释》说:“此须弥山有四层……第一层级处,手持盛满甘露宝盆的持盆药叉,第二层级处,手持珍宝花鬘的持鬘药叉,第三层级处,恒时为美酒迷醉的常醉药叉,第四层级处,四大天王天的诸天人居住。

    “在四层级的东方上面有持国天王的宫殿与持国天王,南方是增长天王宫与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宫与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宫与多闻天王。不仅如此,而且七金山处也是四大天王的天界。”

    此说传至我国,其形象又有变化:东方天王为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天王为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西方天王为广目天王,身红色,手绕一龙;北方天王为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

    据《正法念处经》所述,三十三天诸天国的名称分别为: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喜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帝释天王居中为此天天主。

    又据《俱舍论释》说:“须弥山顶是三十三天。那里有八财神、威猛十一天、日神十二天、娄宿二子,共三十三位天神,故而得名。或者由于有善法堂(帝释住处)等三十三处而得名。”

    时分天即夜摩天,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之欢乐。如《佛地经论》卷五云:“夜摩天者:谓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夜摩天位于空居天之最初层,为欲界第三层天。

    夜摩天王之信仰,始于吠陀时代,因为此天充满欢乐,乃光明世界,故为印度民众憧憬,亦为亡者欲生之处。然而后世多讹传夜摩天王为“阎魔王”,演变为人死后之审判官,主掌地狱,成为鬼趣一流。

    夜摩天远离诤斗,故称离诤天,不同于三十三天常与阿修罗诤斗。众生得生此天,乃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正行乐修多作,自能持戒,又能教他,修持自他利益。知足天即兜率天,此天天人于五欲境,享受知止知足。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得生。

    化乐天,能够任意变化欲界资生妙具,尽情享用。他化自在天,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如《大智度论》卷九:“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此天即魔王天,为四魔之一,居六欲天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醯首罗(大自在)天,同为防害正法之魔王。

    大自在天(摩醯首罗)居住色界天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在印度文化传统中,此神原与毗湿奴同居梵天之下。后来成为三者同位,从此被视为世界最高位格神(湿婆),乃毁灭与创生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能主宰人间一切悲喜荣辱。

    佛教将其吸收,作为守护神。因他成道因缘还未成熟,所以暂时扮演佛教护法的角色。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后,成为居住在色究竟天的圣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视为是位居法云地的菩萨。

    往上色界四天,共有十八层。初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只有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第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光音天)。

    二禅以上无眼、耳、身三识,仅有意识,因而唯有喜舍二受。第三禅天,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亦仅有意识,有乐舍二受。其怡悦至极,故云三禅最乐。第四禅天,有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四禅天仅有意识,但无喜乐,唯有舍受。

    外道修习第四禅可获无念无想的福报,得生无想天。而佛教圣者修习无漏四禅可获阿那含果,得生第四禅天的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阿迦腻吒天)等五净居天。以上初二三禅天各三天,第四禅天有九天,合计色界十八天。

    再往上的无色界天共有四层: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无色界诸天、色界无想天;他们不会听闻佛法。世间无量有情,只有具足因缘的诸天和人类;才能充分理解、修习佛陀教导的佛法;并且积极取证,以彻达一切圣者所共证的真谛。

    事实上,修善业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层的五净居天是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

    在欲界所化净土,应以福德因缘为得生近因。在“色界”净土,则必须要禅定基础。而要去到报佛净土,必须化相花开,达到实相。如此要求虽有难度,但人们通过努力,仍有希望达到。净土法门在后世发展极为兴盛,因为其亲民的特点,得到群众响应。

    佛教认为:天堂净土,或许境界完美、少诸苦难,可终究不能永恒。不如内心解脱,才真正可靠安稳。所以佛教有关净土的终极教义,是着重于内心的;其宗旨是“心净故土净,心染则土染”。这是佛教远离神秘主义,回归人性、立足人文的优益特点。

    如《杂阿含经》(二六七)中,佛陀开示道:“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诸比丘!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

    “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随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识。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嗔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土是次要因素,关键是由“心”现。即并不在意外环境的条件如何,须更注重智慧提升与道德完成。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转念即是转净。当然,佛教的十四无记原则,所说染净,与现象世界无关。

    有一则比喻,很能说明问题。热衷于“移民”而不思进步,如同换了衣服却不洗澡,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可知佛法本意,既然已经闻法,就该在今生努力实践。使得自身进步,服务他人,而非变更“国籍”。

    可见佛法一别于其它宗教的认识与实践方法,不仅需要完美的环境,更要求每个人都能从心开始,身体力行,努力建设,实践奉献。这是佛教的重要特色,也是结合教理的净土思想。

    不过这是偏于理性的教说,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美好的天堂世界,才更符合人性心理的需要。佛教顺应了这样的需求,也开发出美好净土之教义。如后期大乘佛法说:“临命终时,千佛授手,十方净土,随愿往生。”这是一般大众所希望的,也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净土思想终成大宗,成为无法阻挡的必然。

    净土信仰,在大乘佛法中,成为一极重要的法门。净土思想,便开发出两个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众生为正报,世界为依报。原始佛教说:“心清净故,众生清净”,重视人的身心清净,重在离烦恼,显发自心的无漏清净。

    大乘说:“心净则土净”,不但求众生清净,还要环境清净。从自身清净,进而更求剎土清净,(这就含摄了利益众生、成熟众生);正显大乘佛法之特色,由此凸现了原始佛法与大乘佛法所专注的点不同。

    故大乘佛教提倡福、慧兼顾的两手政策,约偏胜说,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智慧能做到身心清净。离福而修慧,离慧而修福,都是不够圆满,不像大乘根器的。所以说:有不修福的阿罗汉,不会有不修福德的佛菩萨。

    大乘学者,从福、慧两方面去修学(必要等持),得了无生法忍。就利他工作而言,就是成就众生与庄严净土。这样使得有五乘善根的众生,都能成就善法,或得清净解脱;并使所依的世间,也转为清净。这就是菩萨利他的二大特征。

    福慧双修,直到成佛,得二圆满:一法身圆满、二净土圆满。众生有依报,佛也有依报,一切达到理想的圆满,才是真正成佛。所以大乘佛法非常重视净土教义,离净土就无大乘,净土思想与大乘佛教实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菩萨思想出现,即伴随了净土教义的开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文关怀之净土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e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