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前日发表文章诸子百家理论的对称性,始终觉得不够过瘾,想说的,没有说完。索性,分成多篇,以原有之理论为基础,加以阐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其中的第一篇,阐述儒家的结构,欲使外有现代的分析思想,使内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什么样的土地,开出什么样的花。儒家的土壤,按照《诸子百家理论的对称性》中的理论看,便是一个结构——仁爱与秩序。
以仁爱和秩序为土壤,便有了礼乐之教,便有上下之辩,有君子,有小人,有先王之教,有礼崩乐坏。
仁爱,初有「亲亲之爱」,遂有君 - 臣、父 - 子、君子 - 小人。「亲亲之爱」有足够的心理学根系,是「有源之水」。儒家进而将其发展到君 - 臣、臣 - 民——所以有「父母官」之称。
它是导致礼治秩序原因,也是礼乐秩序所要维护的东西。亲亲之爱,使得原始社会的「小国寡民」被破坏了(至少道家认为上古之时,是小国寡民),亦即,高度的对称被扰动了,对称性自发的破缺了,而且是几乎无法挽回的破缺了。尧,使民心亲。舜,使民心竞。禹,使民心变。
我很想再深入的讨论一下「对称」这个问题,它实在是太美妙了。对称性的普遍定义,是由德国数学家 H. Weyl 提出的:
我们把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叫做「变换」。如果一个变换使得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与之等价的状态,这个操作就被称为「对称操作」
进一步的,还有「间接对称」——通过多次变换之后,达成上述要求。
对于社会的对称,道家追求的是「平移对称」,而这种高度对称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是终将破碎的。在《诸子百家理论的对称性》中,我阐释了「关系」与「稳定 - 对称」之间的联系。人际关系导致差异,差异破坏对称。
一个结构要稳定,其结构至关重要。我们可以类比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刚体。它在平移与旋转的过程中,其内部点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变化的,也就是说,某些结构没有变化。当然,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像刚体一样,这走向了法家的极端。
如何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如果人足够少,地域足够广袤,当然可以像道家一样,「相忘于江湖」。而儒家则是对应稠密程度较大的体系,它的「对等」观念构造了层层套叠的关系:
- 君 - 臣
- 臣 - 民
- 父 - 子
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阐述关系,以及关系内的个体之间的责任。形成所谓「束缚态」。则这样的体系,相较于混沌的状态更稳固,相较于「坚硬」的状态更灵活。而人,各司其职,只要维护好当前的关系,便能间接维护整体稳固。(依照霍尔逻辑)
承认了他的稳定性,同时,他又具有人情味。接下来便是维护这个体系。便有了礼乐之教。
礼,相对于法,是用来教化国民的,班固在《汉书》中这样说:
「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
礼,是内在感情的外化,使得人在表达敬意的时候,有规矩可循,使得人际交往更易预测,而适当的礼乐体系,则有利于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体系。
枝干固,则英华生焉。有时候,这英华比枝干更加光彩夺目。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成了在不对称的社会中的铮铮铁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出了儒家的理想主义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中国人指明了治学、做人之追求,避免陷入唯利是图、钻研小学之路。
大哉!治国教民,取其枝干;平民之辈,采其英华。熟谙脉络,为我所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