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一本书,是贾行家老师解读的《季羡林谈人生》。有人说「名气是所有误解的总和」,放到季羡林先生身上,这句话真的是太合适了。贾行家老师从《季羡林谈人生》这本薄薄的散文集入手,又综合了几大卷季羡林的日记和回忆录,还原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季羡林。
听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大师当年原来也是一塌糊涂。
季羡林先生的家庭条件很一般,他聪明是真聪明,但是和其他那些书香门第的学者比,他的人生一开始其实没有什么方向,中学毕业报考邮政局,没考上,这才去读大学。有点像今天的人,本科毕业发现不好找工作,这才去考研。进了大学呢,也是两眼一抹黑,没有明确的志向,还稀里糊涂想去读数学系。
季羡林先生有一个好处,就是诚实得令人敬佩,晚年出版了自己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日记,其中有些内容,写得格外真实,像「(今天)去看清华对附中女子篮球赛。说实在的,看女人打篮球,其实不是去看篮球,是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有人就建议他,您现在也是德高望重的名人了,这段是不是删去算了。季羡林先生说不行,自己就是如此,为什么不让人知道?
也亏得有这样的风范,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季羡林,当年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师,而是也有小青年的所有迷茫。
他自己也在日记里这么形容,自己是一塌糊涂。晚年回忆人生时,他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只不过是在昏昏沉沉地追求一点儿享受,没想过自己为什么活。
他是从被动到一塌糊涂,然后才得出一个道理:人类的前途,在于朝一个共同理想努力。人生的起点肯定不一样,然而多知道一些,就能多自由一些。我们总是要穿过糊涂才能逐渐明白:生活的意义,就是完成这一代人该负担的责任。要做事,就要追求彻底的认真和真实。
一直到晚年,季羡林先生也在实践着这样的准则,除了做学问,他的生活像清教徒一样简单,到老还穿着从德国带回来的雨衣,被年轻人夸真时髦,可是他自己其实一点概念都没有。他在校园里走,被新生误认为是老校工,让他照看行李,他也微笑着答应。
他也不追求什么名誉。甚至曾经严肃地要求社会,不要给他加上「国宝」、「泰斗」之类的称呼,还自己「一个自由身」。
而且他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他说,名誉地位太低,容易变得愤世嫉俗,性格乖张。但太高,且不说会成为众矢之的,心理也会逐渐变得既极度自大又极度自卑,越来越不正常。一般来说,社会地位稍低于真才实学,个人欲望低于实际能力,是最适合保持自在平和的。人们觉得谦虚和低调是明智之举,原因就在这里。人何必追求不了解自己的人来夸自己呢?他们也夸不到点儿上啊。
我有一个感受,就是听完这本书,你细想,老先生的人生感悟中,有哪些是我们没听过的吗?其实没有。可是这并不代表这本书没有他的价值。一位老者,一位智者,陪在你身边,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和你说,我也曾经遇上过;在你迷茫惆怅的时候,他和你说,我也曾经有过;在你思考到底需要明白多少道理,才能过好自己的一生时,他和你说,只要明白这么多,就够了。
全文转自得到ap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