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最开心的是终于等来了去年11月28日玩家班语音课的录音。因为这节课上,我第一次提问,又第一次幸运地得到了老师的解答,虽然时差关系,当时已是下半夜了,却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宇宙真的是奇妙,上万公里的空间、五个小时的时差都阻隔不了我与老师的即时通讯。
我问的是搅扰了我一年多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害怕面对他们,总想逃避他们,虽然心里明白这不是长久之计,但还是走不出这个怪圈,一直在里面打转。
时间走过一个多月,现在重听老师的录音,回望自己走过的这一年,感触颇多:
1.虽然每天晨读阿拉丁电子书,对基本理论,也能说出个一二,但其实我对吸引力法则并没有真正信服。总想着用以前学过的推理定理或定律的方式来论证一下才是可信的,才能在用到或自我解释时更具说服力。但其实我太狭隘了,论证真理的方式何止一种,其中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方式,我忽略了这个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非要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去推理、论证,真是自我为难。
2.聚焦就是持续地想,一直想一直想。对我而言,它还有抵触、抗拒、恐惧、害怕、逃避、激活、回放等同义词。现实中当我一想到与父母相关的话题时,我本能地演绎着这些各色各样的同义词,比如抵触抗拒现状;恐惧害怕相处;逃避见面;激活回放不愉快的画面等,本质上还是聚焦于不要。
3.一年来,凡是涉及父母的话题,我内心首先浮现的就是他们争吵的画面、父亲那张舒展不开的脸、母亲那绵长不休的抱怨等不愉快的记忆,拼命逃离、远远避开。下意识地觉得躲就能推开他们、避免伤害,但实相是我一次又一次陷入漩涡之中无法自拔。从沈阳到上海、南京,三十年过去了,时空相隔,关系依旧;出国了,情况却更加恶化。为什么?为什么?真找不到妥善的方法吗?
4.跟父母生活了十八年,就算他们伤害了我十八年,那也是屈指可数的,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还时时处处感到被伤害呢? 没有意外,也没什么高深的理由,这一切都源于我多年形成的烂模式,一触及他们,便在脑海中回放那些伤害记忆——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不断地问自己无解的问题,如此反复地在能量层面上恶性循环,却想在行动层面上得到好结果,这恰恰从自身的体验中反证了吸引定律的正确!
5.一年中,我用激活、回放在能量上反复聚焦于不要,他们成全了我,宇宙将不要的实相送到了面前,我才是真正的创造者——自已不要实相的始作俑者。想改变实相,必须先改变聚焦,放弃烂模式。
6.长期的聚焦烂模式让我想到他们就产生负面情绪,形成了相互之间负频段的关系基调。如何摆脱这种基调呢?老师为我指出了方向:
1)觉察—打断,一觉察自己在激活回放烂片就马上打断,一察觉就打断……
2)进入记忆,努力找看从小到大父母对我好的片段。
3)对自己说,我要自主激活他们曾经对我好的片段。
4)在连上源能的时候,尝试想想父母值得感赏的地方。
5)自主练习父母对我的好,只想他们的好,放大这个好。
总之,你与外界的任何关系现状都源于自身,源于你的聚焦点,想清楚自己要的,聚焦之,以情绪为导航,随时调整聚焦点,吸引定律一定会帮你得到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