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一场成功的变革

作者: 近远0607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4:06 被阅读35次

    第五季《奇葩说》结束了,我依旧后知后觉,在大家都兴奋、激动、遗憾、惋惜过后,才慢吞吞地享受着这份精彩。这季的《奇葩说》是一次变革之作,如果虫仔在半决赛说的收视率翻翻属实,那么这次变革无疑是成功的。嗜成功如蜜,我就放下各种精彩不表,单来说说这次成功的变革。

    之所以要变革,必然有非变不可的理由。经过4年的成功运营,奇葩说也到了“内忧外患”的关键时间。

    内忧——四年的挖掘挖掘再挖掘,民间在舞台上“能说会道”的各种奇葩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所以奇葩说也迎来了奇葩荒。纵观整季节目,新奇葩的能量只能算星光闪耀,但老奇葩能量才是点亮舞台的太阳。从最终结果也可以看出,老奇葩的强悍始终左右着比赛,而新奇葩却太少闪亮到让人难忘。

    外患——第5年了,除激烈无比的网综竞争外,奇葩说面对的观众群体也要与时俱进了。5年时间,大学都已顺利毕业而且拿到一年工资了,00后也踩着高深莫测的步伐成长为了青春主力。在这两代人代沟的时间间隔里,奇葩说不得不面对新一代观众的挑战。

    所以,内忧外患当前,奇葩说不得不变,幸运的是奇葩说变得很成功(虽然变得我本人并不喜欢)。

    第一变:变个人赛为集体赛。辩论本身就是一个集体项目,只是之前的奇葩说更强调个人,而集体荣誉只是附属品。但是这一集不同,赛制的设计让团队成为了绝对的核心。用队伍的PK来弱化个人的PK,有以下几个好处:1、本来新奇葩的能力就偏弱,集体的力量可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这点不用细说,看看决赛的两支队伍就见分晓。2、集体可以提升对新奇葩的认可度,当观众支持某支战队时,其中的新奇葩就更容易被接受:比如不讨喜的杨奇函,也沐浴着团队的光芒一次次站在了屏幕前。3、用队伍带新人,固定的团队培训,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提升新奇葩的能力:最明显的是奶茶和赵帅,决赛时和节目刚开始时判若两人。用团队光芒掩盖个人的缺陷,这一变成功。

    第二变:变说理为综艺。虽说奇葩说本身的确是一个综艺节目,但是它真正吸引人的部分却是说理。等待有价值观点抛出的过程,成为足球场上期待进球一样的存在。之前奇葩说最牛的地方就是在说理与娱乐之间的平衡。但是需求的新变化,让奇葩说不得不用更多的综艺来吸引更多的观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开杠,用更直接更激烈的竞争来点燃观众,是综艺节目惯用的伎俩。可惜辩论这事真不能太激情,不然就沦落为吵架。而且不到1分钟的时间注定了这个环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哗众取宠。复活赛PK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胡搅蛮缠第一次被正名。但毋庸置疑,嗑着瓜子看人吵架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其次就是感情牌。煽情可以说是综艺的杀手锏。以前奇葩说里的煽情是观点中的佐料,但是这一季煽情几乎成为了主菜。先不说各个情感话题里的各种现身说法,单是每次淘汰人时无奈的表情,队友的眼泪,挥手的瞬间,就已经是10倍催泪弹了。一套感情牌打一下,观众的心仿佛也与节目里的人羁绊在了一起。奇葩说也成功的更综艺了一些。

    第三变:变单纯为多样。这一季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导师,李诞和薛兆丰的加入让导师团多了两个极。李诞的插科打诨,聚焦的是95后、00后的小鲜肉,薛兆丰的一丝不苟,关注的是像我这样一把年纪的老油条。虽然最后对导师的褒贬不一,但节目的多样性却着实增强了不少。其次要说的是辩题,虽然被人诟病没档次低趣味,而且太多的情感题榨干了选手的观点。但是这种辩题的简单化,目标却是聚焦观众的多样化,让节目能下沉到更多观众的层次上,丰富观众的层次。最后,要说的是看点的丰富,从之前的聚焦于辩论,到现在的可以在看赛场上个人的成长,赛场外各种花边新闻,节目的“内涵”也更多样了。

    奇葩说变革的成功,其背后是大数据的支持和对用户的深入分析。当我们明白目标、聚焦目标、有的放矢时,我们的变革才不会沦落为赌博,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葩说》,一场成功的变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n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