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十则》说课稿

作者: 吉林长春张耀辉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23:2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首先说明一下我是小学语文教师,而今天的《<论语>十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的内容,此文章在小学与初中教学衔接中我做过一些尝试,并在我的六年级开展教学活动,下面我首先对《论语十则》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篇文章是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集中了如《在山的那一边》、《理想》等以人生为主题的十篇课文,对于可塑性很强的七年级学生来讲,其重要性已经超越了课本、超越了考试。一本影响中国几千年文化和社会的书——《论语》;一个被誉为圣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教给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很多很多,但我想在语文活动中只能选取精髓,力求在思想上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将通过朗读、质疑、讨论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根据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2.能力目标: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更深的层面上真正了解儒家思想“内圣外王”的人生观念,更深入地理解《论语》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以为,我们传统上,甚至包括一些教参上对《<论语>十则》的一些解读是不完整的,更是不全面的,正因为如此,造成了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领会孔子的思想这一结果,作为老师,有责任廓清迷雾,引导学生走近真正的孔子,真正的儒家思想。

在孔子看来,学习绝非只是课本学习,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格、灵魂的提升。本课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对教材提出大胆质疑,并诱导学生小心求证,深入文本,探寻文本内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教会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学中,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学法

在学法上,课前学生要预习,即根据注释读懂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课堂上继续尝试使用各种技巧,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并以朗读串起读与思两个环节,引导学生继续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课。

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用子路初见孔子的故事导入,表明孔子的观点:人人都需要学习,天才更需要学习。故事导入,既能激发兴趣,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朗读感知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而在六年级的的课标要求上,“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我力求通过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基于此我决定在朗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知道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较弱,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很强,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我首先进行了范读,并通过磁带读、小组读、自读等活跃了课堂气氛,目的一是正音;二是读懂大意。

三、质疑、讨论

如何读懂孔子的话?本堂课先讨论关于学习方法的三条。

第一步,先请学生找出写学习方法的句子来。

第二步,说一说它的意思

第三步,再来质疑讨论。

我是这样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例如: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可以从“时”、“习”、“说”三个字入手,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一条真的只是在讲“学习要反复练习,把以前不懂的弄懂了,有了新的收获”吗?从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同时我还要求学生结合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再来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在小组内质疑、讨论中,在全班交流、汇报中,最后再讨论关于学习态度的几条。从而明确学习《<论语>十则》的思想精髓。

四、拓展活动:

网上拜访孔子,与孔子对话,以“我读《<论语>十则》为题,任选文中一则质疑、分析。

总之,儒家的在思想上,是做好人,做好事,这就是学习《<论语>十则》的学问。正如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著作《论语别裁》中说的那样:“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衷心的希望国学教育一路走好!

                                               

1

相关文章

  • 《论语十则》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则》,首先说明一下我是小学语文教师,而今天的《<论语>十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的内...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

  • 【经典格言警句】||《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赏析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

  • 老王聊文化之: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学而》的开篇,也是中学“论语十则”的必背篇目,大众耳熟能详的古文。 记得初中...

  • “修身”“养性”“悟道”精读这《论语》十则即可!(附李金平赏析)

    【“修身”“养性”“悟道”精读这《论语》十则即可!(附李金平赏析)】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 那些年被误解的《论语》

    我和很多人谈论《论语》发现,大多数人接触,认识《论语》都是在中学读《论语十则》的时候。说实话,回头看看中学时读到的...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表|小书灯家长论坛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论语十则

    雍也篇第六 (七)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

  •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十则》说课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od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