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文课家教兼职的时候我的学生常常问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我仔细想了想自己写作文的经历,然后告诉他们,多看书。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但我常常如此:看一个人的书,之后一段时间里总能写出风格相近的文章来……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台湾一个女作家——林文月的文章,他常常向我提起这个人,说这个作家是个美丽的大才女,是作家、翻译家、画家。我一度很好奇这个人写的文章到底有多好,能让人一个人如此着迷,于是找来了林文月的几乎所有散文集,一本一本看。
不过有点略微失望的是,我觉得这个人行文过于细碎,文章并不太符合我的胃口。
然而这之后却发生了一点让我意想不到的事:看过林文月散文集几个月之后的一天,我写了来报社后的第一篇稿子,编辑告诉我,我写的文章用了很多古文词语,读起来很像半白半文的“说书文”,我那时心里立马出现“林文月”这个名字。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影响了。
林常常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颇有些”、“之”、“甚是”、“最为”、“皆”这样很有古典意味的词语,会把“因为”简写为“因”,“虽然”简写为“虽”……这样的文字风格让她的文章读起来很有古典味。我那时虽然心下不是很喜欢她的作品,却在之后的多篇文章甚至书信中开始这样去讲话……
类似的经历,我有很多。
这就是我写文章的窍门吧:看什么样的文,写什么样的文,总是受到影响。当然,并非刻意。
我是在春节期间看完《纽约客故事集——一辆老式雷鸟》的:因为推送稿件和见报稿件总是写不好,我春节前找布克借了一整套的《纽约客故事集》。
分两次看完了这本书。
也许是道行不够深吧,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十分吸引我。但是它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些感觉,一些印象,一些片段。就像你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很难向你表述,但是当我看着这本书或者提起这本书,我的脑海里会有一些画面,比如,一群人在喝酒,一辆老式雷鸟车,一个断了右臂的男人,一群纠葛的男女……比如你问我我看了这本书学会了什么,我也很难说明白,只是,我写的文章会有所改变,那些悄然发生的改变,就是我学会的东西吧。
我记得最初写推送稿的时候,我常常会用一些非常夸张的言辞,许多形容的语句,我觉得这样才能表现那个场景,殊不知这样其实是新闻写作的大忌,这一点被领导指出来之后我又开始写干瘪的“说明文”,全然分不清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而我自己对这一切处于一种莽然无知的状态,并不清楚这当中存在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掌控一切。
我记得当时领导给我看了布克多年前写的一篇仅400字左右的新闻稿,我当时并不知道哪里好,只是觉得读起来很像自己在现场亲见了一切。
“很像在现场亲见了一切”,这就是新闻稿或者说记叙文的写作关键。
也是《纽约客故事集》的优点所在。
这本书给人一种“寡淡”的感觉,用语克制,似乎总是在冷静地、像一台摄像机一样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至于故事包含的意义,则交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写了《无常》这个故事,从《纽约客故事集》里体会到的那种感觉体现在这个故事的写作当中。
要说收获,大概就是我学会什么叫“冷静克制地讲述故事而不是跳到当中去指手画脚”。
我曾写过一篇叫《啼笑皆非》的书评,评价一位法官写的叫《法官手记》的一本书,因为从书里能很明显感受到这个法官对所有故事都充满了自己的认知,不仅故事描述地不够客观,还在每个故事之后画蛇添足地加上了自己的评论,让我这个读者看得很不舒服。
每个人看故事,看法都是见仁见智的,所以比起滔滔不绝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述故事,不如冷静克制地描述一切——讲述故事的人怎么拿捏分寸很为关键,说白了讲故事无非就是写记叙文,好的记叙文一定是充满了精彩细节的,一定充满了灵性和动力。
有些书就是这样的,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却会像“润物细无声”一样影响你。
应当说,这本书是很适合以写作为工作的人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