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曼在《故事与话语》中描绘了一幅叙事交流图: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其中“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一说最为瞩目,所谓“真实作者”,即日常生活中的作者;“隐含作者”则指的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与立场的作者。该说法与柏拉图的“迷狂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认为高明的诗人凭借进入精神上的迷狂状态才得以创作。
两种理论皆强调了创作状态的重要性。我们并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切换各种状态,脱离一种状态需要时间,同样,融入另一种状态也需要时间。创作亦是如此。进入状态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会带有独特的窍门,他们需要这一过程中的“仪式感”(请容我这样形容)帮助自己更快地融入。
进入创作状态并不意味着文思泉涌,那并非灵感的来源,仅是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感知并孕育灵感,助它们尽快开花结果。此时的作者,如同一位果农,挑选着钟意的灵感之果,施以情感与技巧,再置入文章之中。有时满院果香,也未能跃入眼帘,半天挤不出一个字。可见,有灵感未必就能写出文章。时常听人抱怨毫无灵感而放弃写作,不妨多加观察,留意自己有无进入创作状态,倘若没有去感知灵感,没有给予其成长的空间,又怎指望灵感会跑进自己的笔头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