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珍与你终身学习教育
永远不要将梦想施压给孩子

永远不要将梦想施压给孩子

作者: 珍life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08:36 被阅读26次
    永远不要将梦想施压给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夙愿。

    可是这样的愿望太沉重,或许它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看完《无声告白》,对莉迪亚的结局感到惋惜,对她的父母感到气愤与无奈。

    也许这本书反映了种族歧视、女人社会地位等社会问题,但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失败的家庭教育。

    这本书其实是育儿宝典,只是不是正面教育,而是反面教材。

    莉迪亚为什么会葬身湖底?虽然结尾处透露莉迪亚并非自杀而是意外,但是如果没有失败的家庭教育,没有来自父母的无形压力,这个意外也许不会发生。

    一、无爱的婚姻影响子女成长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个性要强,力求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在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卑微的背景下,付出很大努力与之抗衡,可是她最终没有完成她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而是嫁给了一位中国哈佛男子。

    然而玛丽琳并非因爱而嫁,只因为中国男子的肤色特别,显得与众不同而已。(同时满足了妈妈的心愿:嫁一位哈佛男孩)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父母来到美国,从事卑微低下的工作,詹姆斯在当时的种族歧视中长大(那时骂中国人为中国佬),因此造成詹姆斯生性孤僻、懦弱的性格。

    詹姆斯也并非因爱而娶,只因为一个美国女孩投怀送抱,不敢放手而已。

    她们俩的结合本身便是个错误。

    在这样一个无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渴望得到爱,可是却没有爱的能力。

    莉迪亚在爸妈那里得到的只有压力,所以她一度渴望得到哥哥的爱,为了让哥哥留在家里,她甚至将哈佛寄来给哥哥的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

    而哥哥内斯并没有感受到妹妹对于爱的渴望,反而认为她胡闹,于是气愤,关系断裂。即使在妹妹绝望,无人倾诉,渴望与他和好的时候,他无视她的感受,草草的挂了电话,丢下无措的妹妹。

    悲剧的发生源于无爱的结果。

    二、生育下一代之前先找到自己

    玛丽亚一度想成为医生,可是在她快修满学分时突然怀孕,于是只能中断学业,回家做家庭妇女相夫教子。

    然而她的梦想一直没有熄灭,在生完两个孩子,距离上一次学业八年之后,她又重燃学习的愿望。

    可是她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她抛弃家人,人间蒸发般的走了。这一次的离去,对子女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女儿莉迪亚在母亲奇迹般回来后,对她言听计从,从不敢拒绝,即使她不喜欢物理、生物,不喜欢拿着听诊器做实验,只要妈妈开口问:“你想不想.......”,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好,可以”。

    因为她太想好好表现,她太缺乏安全感,她完全顺从母亲的意愿,从不抗争,因为她不想母亲再一次从她们身边消失。

    她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主动性。

    如果玛利亚不匆忙结婚,如果她能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她不会将“医生梦”强加在女儿身上,她不会强迫她学习物理、生物这些她并不感兴趣的学科。如果那样,也许就莉迪亚就不会来到湖边,不会发生悲剧。

    除了妈妈玛利亚,爸爸亚詹姆斯也有同样的问题,虽然他后来成为了终身教授,有了不错的事业,可是他内心一直没有找到归宿,身在美国,却无法融入那个环境,无朋无友,内心孤独。

    然而他没有试着去改变,既没有改变自己,也没有改变环境,唯一的希望是他的孩子不要像他一样。

    父母的问题是悲剧发生的催化剂。

    三、不要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玛丽亚将"医生梦"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她一腔热血给她买物理、生物方面的书,带她参加各种科学展,谈话只关于学习、成绩;礼物永远只有书。

    对于家里其她两个孩子可以不管不顾,她一心只想莉迪亚能够有朝一日,完成她的夙愿。

    可是她错了,这样沉重的期盼压的莉迪亚透不过气来。

    成绩掉下了,她担心妈妈会失望,考不及格了,更是不敢如实告诉妈妈。

    令人痛心的是除了来自妈妈方面的精神压力,还有来自爸爸的。

    生日的那天,爸爸送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本关于人际方面的书,他不想女儿像他一样,没有朋友,他希望她能学到一些交际技巧,收获更多朋友。

    然而他们不知道莉迪亚两方面都很失败。她成绩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吃力。她也没有朋友。一个都没有。

    可是这些父母根本没有发现。

    为了逃离这些沉重的期望,她学会了撒谎,学会了抽烟,学会了逃课,最后来到了湖边。

    父母的希望压力是悲剧发生的导火索。

    这是一个沉痛的例子,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悲剧。

    错误的婚姻—没有找到自我—将希望转嫁到下一代。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可是这样的例子,现实中有很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作者通过这本书似乎在无声的告诉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父母,不要这样不负责任的对待孩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不然结果往往令人惋惜。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远不要将梦想施压给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tn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