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其实中文版看了多次了,但英文版确实还是第一次,每天读一点儿,也必须自己先看一遍,再跟读一遍才能掌握大意。
这样的故事让人觉得悲凉,在普法战争中,高傲的法国人最终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向普鲁士士兵屈服,他们在家中招待普鲁士士兵,出了房门又粉饰太平,故作清高。
这样的屈服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保障,表面上顺从了,可私底下还是骂骂咧咧,让人不仅可笑,典型的老鼠扛枪窝里横罢了。这样的行为二战里也有,我始终觉得法国人远比不上战争民族俄罗斯人有血性,瞧人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端的是宁死不屈,狭路相逢勇者胜啊。
十个人拿到了普军司令部的通行证一起离开,有贵族,有商人,有政客,有修女,有贵妇人,还有我们的女主人公,一位给人当情妇的交际花。
起先,其他人自持阶层高,对来自下层社会的女主人公是不屑于顾的。可是最终因为路遇暴雪,长路难行,这些所谓的高贵人没准备吃食,个个饿得饥肠碌碌,当"羊脂球"拿出丰盛的食物与大家分享的时候,他们几经挣扎,最终都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可见民以食为天,面子远没有食物重要。
吃别人的嘴软,高高在上的人最终也放下架子,和交际花交流起来。并适时地对她的爱国主义表示了赞赏。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代的梁红玉,类似的出身,也是这么有血性,所以仗义每多屠狗辈,反而是社会底层的人可能对国之将破的痛楚更深吧。
大雪阻碍了行程,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切似乎在向好发展。可这时一起投店,却发现一队普鲁士兵也在店里驻扎,真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啊。
大家滞留在小店里,其间各人的特点再次展现,修女们忙着念经,商人忙着寻找商机,政客忙着高谈阔论,盼着大敌当前,能出现诸如贞德,拿破仑一类的民族英雄,力挽狂澜。夜晚来临了,喜欢窥视的人发现同行者中有人借着夜色撕下了伪饰,向羊脂球求欢,而羊脂球居然因为担心国家处境,拒绝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居然有如此情怀。
第二天,所有人都没能离开,到了夜晚大家才得知,羊脂球拒绝的不只同行的人,还有酒店里的普鲁士军官。碍于一饭之恩和民族大义,所有人都表示力挺羊脂球的正义之举。
可到第二天晚上,由于滞留对羊脂球的不满达到了顶峰。众人先是打算把羊脂球留下,自行离开遭拒,然后开始了各种抱怨,贵妇们认为她不知好歹,应该向军官献身,也有人建议把她绑起来送给军官,人性的自私已然暴露无遗了。
用尽了手段逼着羊脂球就范后,一起离开的众人对羊脂球冷漠恶毒的作法真让人齿冷啊。
农夫和蛇的故事再次上演。原来懦夫比比皆是,“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可怜的羊脂球,太天真了,食人的狼你还能指望他吃草吗?真也是太良善了,还不如当初把这些混账饿死了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