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之前,阳台上那些过年还没来得及吃完的“冻货儿”,化得稀里哗啦的。
吃不动,送不出,扔不得。
快把人给愁死了。
还好,初八之后,东北这嘎哒的气温回踩,咋嚓一下子,又降了十几度。
人们脸上的愁云,立马就散去了不少。
可是,屋里那台刚刚还要收起来电暖气,不得不再次返场,以帮助躲在水泥房子里瑟瑟发抖的人。
看来,前几天,我说的那句“天冷,是因为还没到真正该热的时候。”真不是随口一说的胡说八道。
花着电字儿钱,点着一千二百瓦的电暖气,也要把欠平台,更是欠自己的那千八百字写完。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吭哧瘪肚”涂抹出来的玩样儿,示人之前,还真得好好掂量掂量。
除唯恐拿出来,丢人现眼之外,还得时刻留着神儿,防备着与赵王孙李们的大作“撞脸”。
时间充裕的时候,一定要去各大引擎里,搜索一下自己文章里的关键词。
如果,很确定与别人嚼过的馍,疑似“形相近、神相同”,果断地放弃自己文章的发布是必须的。
哪怕你为自己文章付出的努力是殚精竭虑、艰苦卓绝的。
一旦招致有融梗的嫌疑,将来走出房门儿,见到熟人儿,咱那张本就不大的小脸儿还往哪里撂?
写得不行是水平和能力的问题,抄近道儿找捷径,动歪脑筋,不管扣多大帽子都不过分,因为这关乎到人品。
熟悉书法的朋友一定会懂,若想把书法写好,应该在整篇文字之间留下适当的空间。
行话叫留有“行气”。
了解中国画的朋友们,也一定知道,一幅上乘的作品,构图绝对是有讲究的。
好的作者在动笔之前,脑子里一定早就为整幅作品,选择好了“气眼”,也是“飞白”。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画面富有生机,使画面鲜活起来。
一幅书画,与人的一生很像。
谁的一生,都会碰见一些与自己的期待,有着些许差距的不圆满。
这种“残缺”,与书法作品的“行气”,和中国画作品的“飞白”,其本质上,区别在于,绝对不可能有“人为设计”的痕迹。
与其在这个过程中,非要把组成全过程链条上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设计得很满,总是期待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通常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
所以,与其与天争命,不如顺其自然。
那些自然残缺的部分,只当是老天赐给予我们的那份浑然天成的“留白”。
无论“飞白”留在哪里,都是自己基因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符号。
生长在松花江边的孩子们,没有几个不会打水漂的。
从比自己大一点儿的孩子身上,学到了如何在一大堆的河卵石中,挑捡那些长得比较薄、比较圆润一点儿的河卵石。
尽量减小石头与水面的摩擦力。
尽量采取前腿放松,后腿弯曲,把整个身体的重心,降得越低越好。
抛出河卵石的一刹那,以最强劲的爆发力,去增加河卵石出手时的“初速度”。
水漂儿打得好不好,取决于石头在水面跳跃的次数、频率和距离。
“多、快、远”是评判水漂打得孰优孰劣的标准。
需要说清楚的是,此“打水漂儿”,非彼“打水漂儿”。
据说,每年都会有大把的投资人,投资的“烂片儿”,连刻成盗版影碟的机会都没有。
若不是这个“据说”,是来自于一个知名主持人,在一档知名度还算可以的节目里,那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言之凿凿,我还真不敢相信。
拍片儿,尚且如此,出书的结果又如何呢?
有钱人太任性,自己挣得辛苦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吧?何必拿血汗钱不当钱,去拍片儿、出书、打水漂儿玩儿呢?
什么?
哦!
你要是这么说,我不就明白了么。
为繁荣市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合理!没毛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