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走在人生边上》“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部分。
前面书中先生曾写到“人是动物里最灵的,因为人是有智慧的动物 。”
牛顿在《原理》一书里说产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 。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 。
做为现在这个地球上有智慧的动物的人,会怎样做?做为人类怎么认定哪些是必要的事,哪些是不必要的事?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做为人来说,锻炼就是必要的事。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谚语 :“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这些无一不说明一个人的品性需要严苛锻炼才能磨砺出来。
人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天将降大任吗?那什么又算天降大任呢?
人类文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化推进,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天降大任已是极少数。那么我们还需要经过严苛的锻炼来修身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古人就曾说过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看就算你不需要治国、平天下,至少还能齐家吧!
家庭做为社会最基本的组织机构。从大的方面说,家庭对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的方面说,家庭的是否和谐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情绪。
如何修身?杨绛先生在书中说“要修身,先得正心,就是说,不能偏心眼儿。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有时候想要摆正自己的心,总也不是那么容易。知道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陷存在,却又不愿意承认。就像两个人吵架,吵架停止向第三人复述吵架情形,两个人分别复述时,总是存在偏差。两人都说自己没有撒谎,说的都是事实真相。那既然都说的是事实真相,为什么两个人说的不一样呢?因为人在潜意识里向别人复述时会偏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对这点,有时他本人并没有察觉,还以为自己完全公正的说出了事实呢!
了解自己,并不容易。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察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掩饰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愿。
修身就是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
做为人有肉体和灵性良心。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水淬,可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 。
灵性良心锻炼肉体,得有合适的方法。肉体需要的“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 ;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 。灵性良心在管制自己的时候,得宽容,允许身心和谐。克制自己,当恰如其份。所谓“开之以礼,和之以乐”,就是用礼乐来调节、克制、并疏导。
你看自古以来我们的锻炼都是要讲究合适的方法,无论是对肉体的锻炼还是灵性良心的锻炼。可偏偏现在文明进步到了很高的阶段,我们的锻炼却常常不得要领。“16岁女孩未考上985,惨遭父亲虐待”这类新闻比比皆是。而现代人的精神类疾病的高发,也提醒我们在灵性良心的锻炼中走岔了路。我们知道肉体需要的养分得不到满足就会病死。同样,精神需要的养分得不到也会生病致死。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的感情,都由肉体的欲念而来,需要用理、合适的方法来控制。肉体的基本要求不能压抑,要给以适度的满足。这个适度,就是“理”和“宜”。唯愿我们都能做到锻炼的适宜和恰如其分。从而做到“齐家”,达到家和万事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