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去了阔别已久的南湖读书会,不知道为啥,随着参加次数的增加,这个场是我感觉最愉悦舒适,表达自如的一个场。
这周的主题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展开讨论,一是给孩子选择课外兴趣班,二是建立错题集,三是关于偏科的问题。
如何选择课外兴趣班,书中给到的观点是孩子上课外兴趣班应是享受而非折磨,尊重天赋,尊重兴趣,抓住成长关键期。有的妈妈就分享,说自己的孩子啥都不愿意尝试,自己也实在没看出来孩子有什么天赋,后来经过深度挖掘,发现孩子对吃感兴趣,只是那位妈妈不认为吃是什么天赋,以吃为入口,也可以发现出很多的东西来。有的妈妈分享说,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这报了那,但很多都没有坚持下来,后来因为孩子自己看了一篇文章而深受鼓舞,毅然选择了要报芭蕾并坚持到现在。还有的妈妈分享说,也是报了各种班,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因此而得出上兴趣班只是一种体验从而得出一些认知,仅此而已。关于这点,回想起自己孩子报的橄榄球班,一是孩子喜欢,二是我自己觉得孩子需要一门运动型的课程,就报了,到目前还是一个良性的状态,我想以后如果孩子不想学了或者怎样,我都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第二个板块关于错题集,有的妈妈分享说孩子不愿意建立错题本,是不愿意抄题,另一个妈妈则提出抄题确实很烦,这个工作可以由家长代劳,然后关于抄题也衍生出多个版本,手抄,打印,喵喵机(扫哪打印哪)。正在大家觉得找到了好方法时,一个妈妈分享了关于自己上学时,对于自己擅长的英语,就自发的建立错题集,而对于不擅长的数学,因错误太多,反而不愿建立。有些错误只是阶段性的错误,也许到了某些时候,会顿悟。还有一个妈妈分享,这个方法自己的儿子很排斥,一点不奏效,那么这种时候,我们就该和孩子探讨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说书上说这个好,我就必须这样做,尽信书不如无书。我的孩子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我庆幸自己不用去经历就提前有了这方面的认知和交流,或许我的孩子以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但起码我会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他,而不至限于自己的认知局限。
第三个板块是关于偏科的问题。很多妈妈分享自己上学时严重偏科的痛苦,但走过之后才发现,其实也并不是太大问题,并不影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影响结婚生子,做个好妈妈。但对于现在严重偏科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做些怎么样的心理建设,以减少他的痛苦,在这种环境下似乎很难,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陪着他,看着他痛苦就好了,这也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我结合自己当时的情况,什么差补什么,以减少差距,结果是擅长的不是很突出,短板的也没有补的很好,老师经常用木桶原理教育我们。换到现在,我想说,我会尽可能把擅长的发挥到极致,而不擅长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总体情况定一个最低平衡值,以不至于拖太大的后腿,想法是这样的,也不知有多大的可行性。
总之,昨天的读书会收获满满,吸收到很多的能量,期待下一次的碰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