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不少白领妈妈,把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但一聊起孩子就是一脑门子官司。
我打趣说,这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把我们多年积累的职业素养应用在家庭中吧。
为什么当父母也需要“职业素养”?
试想一下,为了应付甲方爸爸的刁难,我们甚至搞得定“五彩斑斓的黑”和“五光十色的白”,如果拿出对待甲方爸爸的耐心和细心来对待我们的娃,还有什么搞不定的呢?
我们得把当妈这件事当成我们的重要职业,把“妈妈”作为我们重要的title,激发我们的职场小马达。
一、 职场里的沟通技巧,为啥不能带回家?
如果在工作时,被同事打断,我们会怎么回应?
大概是好声好气,有商有量地说,“我现在正有一点着急的活,麻烦你先等一下,我忙完手上的事情,就过来找你。”
如果在工作时,被孩子打断,我们又会怎么回应?
可能是突然暴走,对孩子大吼,“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我在工作的时候别吵吵,你能不能到别的地方去玩!”
如果在职场上,我们看到有低落的同事,会怎么询问?
大概是顾虑着同事的面子感受,小心翼翼地问“我看你最近心情不大好,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可以给我说。”
如果在家里,孩子哼哼唧唧不大开心,我们又会怎么说?
是不是会直接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又在外面惹了什么事情回来了?”
为什么我们在外面总是温柔可亲、谦恭有礼,却把最多的抱怨,最锋利的语言,都留给我们最亲近的人。
是因为我们在职场上任性妄言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在家里对孩子大放厥词,孩子却不能要求换一个家长吗?
是因为在我们眼里同事是和我们平等对话的人,而对着孩子我们却可以颐指气使吗?
想想如果有一天,当家长这件事如果也要竞争上岗了,大家是不是就会温和克制许多呢?
所有射向他人的锋利语言,最终都会反噬到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对着孩子大吼大叫,会在无形中将孩子越推越远,以至于孩子和我们离心,最终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对我们敞开心扉,越来越难以管教。
为什么不把职场里学习到的沟通技巧带回家呢?
把孩子当成和我们平等的存在,认真听孩子说话,也认真地回应孩子。
我们并不比孩子聪明多少,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岁月带来的经验。
而要让孩子更好地接纳我们的经验,就需要用一种让孩子感觉到舒服的方式进行传达。
二、 站在客户的立场,才能认清客户的需求
我在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认清客户的需求”。
所以,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梳理客户公司的人事关系,去了解项目的来龙去脉,以真正站在客户的立场,替客户说出他不方便说出口的话。
所以我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获得了许多和客户合作的机会。
可是面对孩子呢?
我们又有多少时候,是真正站在了孩子的立场,而不是用我们的主观判断去替代孩子的想法。
先蹲下来,再和孩子对话。
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真正站在孩子的视角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当我们蹲下来,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桌子那么高,天空那么远,来来往往的人流那么让人害怕。
我们就不会轻易对孩子说出“没什么好怕的”,“你怎么这么娇气”,“这有什么难的”。
多花一点时间,听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充分了解了孩子的需求,才能够更有效地和孩子进行沟通,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取得孩子的信任,最终赢得孩子的合作。
三、 “工作计划”表也能拓展到全家的安排
职场达人们大概都不会缺少“工作计划表”,那些待办事项被整整齐齐地列出来,又一项项被勾掉的时候,我们得到的都是强烈的爽快感吧。
在工作上,大家都会用许多列表小工具来保持自己井井有条的状态,其实这些小工具在家庭生活中也同样适用哦。
现在的很多APP还有整合家庭待办清单的功能,每个人把自己的待办事项放进去,其他的家庭成员就可以看到,然后可以根据现有的事项来合理安排集体活动的时间。
看上去清清爽爽、一目了然。
孩子的每日例行事项,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列示。
尤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视化的列表,可以减少孩子用来思考“我在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我接下去要准备什么”的时间,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拖延症”哦。
比如,
在门边,我们就可以贴一张“出门检查清单”,依次列上孩子早上出门前要做的事:拿书包、穿外套、穿鞋子…
在孩子的房间里,我们也可以贴一张“睡前检查清单”,依次列上孩子晚上睡觉前要做的事:喝牛奶、刷牙、洗脸、晚安故事、晚安吻、关灯…
清单最好是做成图文结合的样式,作为装饰也不错。
这样的清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形成规律化的生活节奏,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掌控感和条理感。
四、 从小保姆到CEO,在家也要有“职业规划”
在孩子呱呱坠地后,我们有一段时间会是随叫随到的小保姆,伺候孩子的吃喝拉撒,响应孩子的一切需求,这是不可避免的。
等孩子渐渐长大,我们也要有相应的“职业发展”,不能依然只是停留在对温饱负责的保姆阶段,而是要成为家庭的协调者和指挥者,让孩子能够真正成为家庭的一部分,为家庭的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美剧里,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带着三四个孩子去超市,这个孩子负责去挑选货品,那个孩子负责查看购物清单,妈妈只是推着大大的购物车,和购物车里最小的孩子待在一起。
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的样子,每个孩子都了解自己负责的工作,每个孩子都在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而妈妈呢,仿佛是个指挥家,居中维系。
我们适时地上升一步,站到管理和协调的位置上,而不再事必躬亲,反而能让孩子学会自己干。
参与家庭工作能让孩子领会到自己的责任和价值,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整个家的运转更协调。
这不仅能让我们自己感觉更舒适、更轻松,更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意愿承担更多家务,增加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像个ceo一样,安排每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适时对孩子的工作成果进行奖励。
回想一下,我们在职场中,也不是一开始就游刃有余的吧,但看在工资的面子上,我们一点点打磨雕琢自己,去成为那个八面玲珑、举重若轻的“职场人”。
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打了那么多怪,收获了那么多成长,这么多的经验和教训为什么不迁移到家庭之中,来让我们把我们的小家也经营得风生水起呢?
经营小家并不比职业发展来得容易,我们也要抱着成长和发展的心态,去一点点摸索和实践,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