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给小学一个班的孩子上急救课,破冰分组,知识抢答,急救练习,两个小时的课程,孩子们学习得很投入,对急救用的教具AED(体外自动除颤器)特别好奇,每个人都想摸一摸。课程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分组玩角色扮演,路人甲,路人乙……孩子们演练急救60秒,体验接力为晕倒的模型做CPR心肺复苏和AED除颤。
一切都很顺利,但在快结束时出了个岔子。
那天的30多个孩子分成五个急救小分队,在讲急救知识时,以小分队为单位抢答,答对了划个“正”字的一笔,最后以答对最多题的为优胜小分队。在上课之前跑去文具店买教具时,看到许多放学的学生喜欢买弹弹球玩,每个两元,经济实惠,就顺手买了一包,准备给培训时的优胜队伍做奖品。培训结束宣布优胜小分队颁奖时,另一队中一个没获得弹弹球奖励的小男孩突然号淘大哭。助教是个学过心理学的女孩子,马上把情绪失控的孩子拉到一边安抚。
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给上课的孩子们发物质奖励不大对。但倒底错在哪儿?是在后来志愿者讲师培训时,听小牛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才突然明白。
国外,有一位退休老人在学校附近买下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最初几个星期很安静,不久,有3 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代替足球,老人受不了他们的骚扰,但又无法可想。后来,他想到一计,便出去与他们谈判,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情,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如果你们每天过来踢垃圾桶,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这3 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很高兴,他们使劲地踢所有的垃圾桶。但是,过了几天,他们却再不愿意踢垃圾桶了。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原来过了数日,老人带着愁容去找他们:“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现在起,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 角钱了。”这几个制造噪音的人不大高兴了,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去踢垃圾桶。一个星期后,老人再找他们:“瞧!”他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2 角5 分,行吗?”“区区2 角5 分?”一个年轻人大叫着:“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2 角5 分钱,来浪费我们的时间在这里踢垃圾桶?不成,我们不干了!”从此以后,老人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小牛老师解释说~
我们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机。动机又分成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那些没有任何理由 你自己就喜欢愿意做的事。比如我们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旅游。外在动机是你自己本来不大乐意,但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比如~你妈说你要穿秋裤,考试挂科很丢脸……
我们上课给孩子发奖励其实就是在试图通过外在动机让孩子们乖乖坐着听下去。这里边有两个陷阱。
第一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外在奖励?并不是所有的场合人都需要外在刺激才能做的。外在奖励只适用于本质上不好玩的活动。 如果活动很好玩,这个时候不需要外在奖励。 比如喜欢打游戏的同学,没人给我们发工资,我们依然会每周花几个小时玩游戏。 只有那些特别无聊的情况下才需要用这招,而梦想课就属于本质上很好玩的活动。上课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第二个陷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会相互转化,从而影响人的主观判断。 一个失败的奖励机制会转移参与者的注意力,将内在的乐趣转移到对外部奖励的关注。
比如上梦想课,孩子会有体验,积极参与,主动回答,自我成长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参与其中就已经很有乐趣了。如果这个时候加入物质奖励,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努力参与就是为了拿到奖励。这个因果关系就混乱了。
上面故事中,老人就是成功把熊孩子们踢垃圾桶的内在动机转化成外在动机啦!熊孩子们本来踢垃圾桶代替足球纯粹是为了好玩,一旦第一次得到一块钱的奖励,性质就变了,而当奖励减少时,就完全丧失了继续踢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上梦想课我们不建议给孩子发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
听完小牛老师一席话,幡然醒悟,心里觉得很对不住那位本来享受上急救课但却因为没得到弾弾球大哭的孩子。重要的领悟再说一遍~
孩子的参与和自我成长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过后,会经常回味这个踢垃圾桶的故事,不仅在教学和家庭教育里,在公司运营中也是一个值得多想想的故事。家长经常吐槽,为什么孩子要奖励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什么是最有效的团队激励?当老板的,如果光靠发奖金打鸡血又能持续多久时间?
另外,“陷阱”本身并不是贬义词,只是看你准备把它用在哪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