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流行一句文艺范爆棚的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放进《半生缘》里,就应该是:生活有了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的苟且。
看看小说中的芸芸众生,哪个不在苟且?
曼桢被姐姐算计之后为姐夫生下了孩子,她鄙视痛恨这两个毁了她人生的人,可在曼璐去世祝鸿才破产后她还是嫁给了那个猥琐无耻的男人;
因种种误会错过曼桢的世钧,想要挽回却无力回天,他平静地娶了一个不爱他他也不爱的女人,淡然地过起了柴米夫妻的平常生活;
英俊潇洒聪明机警如叔惠,也有自己的爱而不得,他与翠芝隐晦压抑的情愫,因了那句“我给你害的,仿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了,除非真是老得没人要”而让翠芝“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
被家庭所累为家庭牺牲的曼璐,在芳华褪去人老珠黄之际,慌不择路地嫁给了她从前压根看不上的卑劣男人祝鸿才,还为了他们风雨飘摇的婚姻搭上了妹妹一辈子的幸福;
那个糊涂没有主见的顾太太,在大女儿的巧言令色之下,居然助纣为虐地做了坑杀曼桢人生的帮凶;
……
说来都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那么多的无可奈何。
多像我们的人生。孩童时候拯救地球的梦想,少年时代令自己感动的热血沸腾,青春岁月里爱得死去活来的曾经,还有那要爬的山,要看的海,要爱的人,都在遥遥无期的时间长河里,慢慢荡涤,渐渐消失,直至无形。
能全怪命运吗?
曼桢可以选择不遗余力的反抗,以她的坚韧顽强,应该可以杀出一条血路逃离祝家,曼璐的防范也不见得滴水不漏,可是,她就这样被软禁,直到因难产去医院才有了生机;
而那个木讷的沈世钧,找了曼桢两次便放弃了,这其中固然有其他因素惹人误会,有家庭责任需要承担,但真爱不是无敌的吗?他完全可以找到张豫瑾一问究竟,可是,他竟然信了曼璐,竟然就这样草草娶了别人,过着死水般的所谓生活;
叔惠呢,因为强烈的自尊与难言的自卑,加上看透世事的理性,他始终压抑着自己对翠芝的好感,出国,娶有钱的女人,离婚,再娶有钱的女人,命运无休止的重复,他用这些祭奠自己隐而不发的爱情;
集高尚与卑劣、美丽与堕落为一体的曼璐,为了抓牢一张长期饭票而把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妹妹,如烟花般绚烂一时继而灰飞烟灭;
至于那个没有原则愚昧盲从的顾太太,在为虎作伥之后居然意识不到自己的残忍,还苦口婆心地劝曼桢去做祝鸿才的姨太太,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为了女儿好;
……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小说终归是小说,结局全凭作者定夺;但艺术本身又源于生活,聪明剔透如张爱玲,怎会不知小说中的悲欢离合就是生活中活脱脱的众生相?
离开学校步入职场人到中年,不知在哪个突然警醒的瞬间发现自己居然活成了当年厌弃的模样。那眼中带光憧憬未来的少年,天天面无表情地做着重复繁杂的工作;那驰骋在绿茵场上追梦的少年,不知何时成了中年油腻的典范;那看见心上人就脸红心跳的少年,在婚姻里与看倦的另一半同床异梦;那曾经壮志凌云牛气冲天的少年,自嘲着放弃了梦想甘于平淡……
诗和远方呢?似乎在梦境中都不再出现。一旦有了苟且,注定要苟且下去。你不跟命运做一番殊死搏斗,就只有苟延残喘,看似波澜不惊,但永无宁日,而且,你要的,你爱的,永远不会来。
因为,生活有了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的苟且。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