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242044/76deb6e6118a40c3.jpg)
最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气质类型》,想起了自己初次带领一年级时,出现搞不定的状况时,半夜无法入眠,凌晨三点起床翻看教师的三大宝典。(《人的普遍智识》,《给教师的实践建议》《与教师的讨论》)虽然现在已没有当年那么多的苦恼,以平常心再去读几遍,感觉更透彻,心里非常踏实。
老师是一步一步变得有经验的,似乎天生的好老师一词并不是描述我这样的人,唯一对我来说有价值的特点是不怕困难,足够勤奋,对自己也有足够的耐心,能够等待自己走向成熟。这些年对自己和孩子也有些体悟,再看看深刻的理论,似乎那些错误,那些弯路对于我和孩子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当年对我而言,最挠头的便是那个黏液质的孩子,任何饭菜他都能够吃出满汉全席的感觉,而对于需要他努力去做的事情就会想办法偷懒、耍赖,孩子非常的聪明,眼珠子一转便出现了一个偷懒的主意,再加上会哭会演,还当真是老师拿他没办法。经过一些斗争和彼此的试探,彼此都知道了底线,他知道我的要求,我也知道了他的能力。每天都让他不停的做事,在家里也建议做家务和运动,他的状态真的是施泰纳所描述的极端的黏液质的状态,如果武断的说,就是“懒”,但如果能够深刻的去理解他的话,他的这种“懒”和他的物质身体有极大的关系,作为引领者,不可下个判断草草了事,我们需要根据他的天性去帮助他克服阻力,并用我们的热情感染他,在他的生命当中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激情,但是不要妄图去改变他的特质。
多血质那个孩子,需要老师时时留意。有一次他上课举手说要上厕所(能够举手对这样的气质来说已经实属不易),我说去吧,我转身去讲别的事情,回过头来却发现他已经在上厕所的途中遇到的另外一个孩子唠了几句:“你这蜡块的颜色咋和我们的不一样呢?是学校帮你买的吗?”我叫住他说:你不是要去厕所吗?“对呀”,孩子说完迅速的去了厕所。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多血质的孩子来说是件平凡的小事,即使是可以使用严厉的批评或者惩罚也是不会很奏效的,况且出于恐惧做事也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初心。我们不断的帮助他看到当下的状态,老师在课堂上需要用些小把戏去抓住他的注意力。
身边抑郁质的孩子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他们不爱表达,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他们对自己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别人的兴趣,如果想让他变得天天开心,没事就和老师有互动,那便是痴心妄想,因为抑郁质的孩子不大可能变成多血质的孩子。作为我们成年人我们试图去理解他,偶尔(真的不能太多)来点不正经的或是幽默,就会给他阴郁的气质带来些许的阳光。
胆汁质的孩子需要老师提前想到他,在你所有的课程的准备中首先要考虑到他的存在,也许你刚一张口,说今天要做的事情,那个胆汁质的孩子已经跳到你的眼前准备撸起袖子开干了,或者你还没眨眼,他已经按照他的想法干了一部分了,而这一部分还未必是你想要的。他们都是有脾气的人,的脾气来的快,走得也不慢,别人还沉浸在他的脾气当中时,他已经云开雾散,该干啥干啥了。
作为老师,能和不同气质的孩子一起和谐工作,要慢慢修炼自己能够游走于各种气质之间,自己用不同的气质来应对在他们的身上所发生的状况,这既是不幸也是万幸。当我们遇到胆汁质的孩子发脾气又闯祸时,要转换自己到黏液质的淡定和抑郁质的对细节的观察,这样当事情结束甚至到第二天时,帮助胆汁质的孩子看到昨天发生的一切,这样有利于他的成长。当与黏液质的孩子相处时,迅速将自己调整至胆汁质,让他看到活力与激情,注意,不是改变他。而遇到多血质的孩子时,就比较复杂了,根据状况调整至四种气质类型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而遇到抑郁质的孩子,先不要把自己变得过于得瑟,需要先取得他的信任,这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再聊点比他际遇更惨的状况,偶尔在幽默一下他的小害羞。
听起来与孩子的工作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但当心与心可以照见的时刻,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样教育才有可能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