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究是一种能力

研究是一种能力

作者: 李叶叶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06:22 被阅读0次

1.什么是研究

研究究竟是什么?

研究是主动的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通过信息搜集、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有效结论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如下4个关键词。

主动:研究一定是主动的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答案。如何具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呢?这就涉及到两个深层次的问题:一是研究的驱动力,二是好奇心和质疑。

我为什么要研究,我为什么要发现问题?这涉及到研究的动机。这个动机可能是兴趣爱好,也可能是某种经济目的,无论怎样,这是研究得以启动的根源。

第二,好奇心和质疑。只有对事物有好奇心和质疑,才会激活研究的意识,让你进一步的去琢磨。

所以说,研究首先是主动的提问。

具体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是相对宽泛的问题而言的。问题过宽,则可能无法解决,或者研究失去意义。一个好的研究一定是围绕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谈,问题越具体,答案才更可靠,也才更容易实施。

所以说,研究的第二特征是目标感强,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来做。

信息搜集与分析:这个是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行动。研究一定要基于大量的数据,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推导和发现新的方法或者规律。

有效结论:有效的结论是指的可以指导实践的。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有指导作用的。研究如果没有结论,则是白浪费。研究的结果无效,或者意义不大,则这样的研究都是不是好的研究。有效结论的最好形式就是作品呈现,譬如一本书,一堂课,一篇可以权威发布的论文。

举几个例子:

研究某个员工的日常表现:谁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人资经理。这是驱动力的问题。研究日常表现,这是具体的问题。通过搜集该员工的日常行为数据、访谈等,活动有效的信息。通过这个研究,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员工的表现是好还是坏,从而对员工进行考核。

研究某个电商平台的操作:谁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运营人员,也可能是管理人员。研究如何操作,这是具体的问题。通过后台业务框架的分析,功能模块的分析,这是研究的过程,最后得出操作的手册或者使用方法,这就是有效的结论。

研究某个网红的直播套路:谁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运营人员。研究网红是怎么做直播的,这是具体的问题。然后通过观看网红的直播视频,查阅网红的成长背景,收集用户对网红的评价等,这是研究的过程。最后得出网红直播的若干套路,这就是成果。这个成果应该具有普遍意义,方便别人实操。

分析:分析是对已有资料、数据、文本的梳理和解读。分析最重要的是思路和模型,所以积累分析的模型是一项基本功。管理咨询公司,譬如麦肯锡、埃森哲等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帮企业找出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分析问题的模型。德勤、毕马威等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能高效的解决企业的财务问题,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财务模型。

所以,分析是研究中的一个过程。

洞察:洞察是在纷繁复杂问题的表象下快速的直指问题要害的能力。所以说,洞察的基础一定是研究,但是洞察不像研究那么追求严谨的过程,洞察更需要的是一种厚积薄发,直觉和洞见。战略问题往往需要洞察,战术问题更需要研究。

研究与学习

研究与学习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

学习的本质是实践,是练习,而且是反复的练习,高效的学习是刻意练习。学习并不需要主动提出一个问题,学习也不需要广泛的收集资料,学习更不需要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

研究与学习有两个区别:

区别1:研究的过程中不需要重复,没有重复。而学习需要大量的重复,或是练习。

譬如学员在水里游泳,这是学习,这是练习。而如果你在岸上思考学员漂浮的原理,姿势等,则这是研究。

又譬如足球运动员每天在足球场踢球,这是学习,是锻炼。而教练思考布阵、球员的优劣势等,则这是研究。

区别2:学习有时候是被动的,而研究一定是主动的。

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不要混淆了。

如果是学习的目的,就要反复的练习。譬如你要掌握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操作,运营技巧,PS的操作,就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反复的操作,这才是高效的学习。而如果你只是看看书或者视频,然后以为自己就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根本不是学习,而是了解而已。

如果是研究的目的,那么你就需要进一步的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去平台都看一遍,了解下框架性的内容,然后对比与其他平台的异同,围绕目的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别直接去练习如何使用了,甚至反复去操作去了,则把研究当成了学习。甚至最后都没有任何的研究结果。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相对比较狭窄。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就某个课题,展开系列研究。其过程是充分收集阅读相关领域的资料,尤其是图书资料,较少引用网络资料,最后形成学术文章。

学术研究特别强调课题的边界,结论的严谨性,独创性。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实验。所以会有很多的失败,但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在大量试错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案。

日常研究

我们常说这个问题要“研究研究”,其实不是研究,而是讨论协商。

有效研究

有效研究强调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得出明确有效的结论。

首先问题界定清楚,清晰。

然后研究的过程科学合理。

最后,研究的结论可靠,能够实施检验。

这就是有效的研究。

2.为什么要做研究

有三个理由,说明我们有必要做研究。

第一,研究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自从诞生,直至生命的结束,都要面临无数的问题,既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要解决协同的问题,解决社会的问题。

而举办了研究的理念,我们才能系统的分析,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譬如毛泽东研究中国革命的问题。

研究是深度的思考,研究是科学的琢磨。

研究不是浅层的表面的思考,研究不是随波逐流。

只有具备研究的思维,才能准确的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终形成成果。从而解决这个问题。世间万象,如此复杂,尤其是越复杂的问题,越是需要研究的思维,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研究才能开拓新的领域。

人性的弱点是追求稳定,满足既得利益,看重眼前利益,习惯舒适区。

所以呢,就会形成两种人:

一种人是属于舒适区的人:这类人不愿意变革,对新生事物不感冒,没有兴趣,看不上,甚至抵触。正如马云说的,很多人对新事物是看不懂,看不上,来不及。这种人最终要么被淘汰,要么被迫追赶。

另外一种是属于非舒适区的人:这样的人要想摆脱现状,唯有研究,通过研究突破现有利益格局,打破现有的框架,实现新的突破。譬如马云的电商模式对于现有的零售、批发模式的改造,支付宝对于现有金融体系的改造。

这就是有研究思维的人的好处。你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发现既有利益格局的问题,如果你依然不改变,不去研究,那么就只能在别人设定好的框架下生活,自然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对于非舒适区的人来说,你就要积极拥抱新生事物,创造新的模式,去打破原有的稳定态,从而获得势能,形成新的生态。

第三,研究具有复利价值。

研究具有复利价值,是针对研究的结论而言。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研究的结论呈现方式可能是一本书,或者一门课。这个就是研究中的作品意识。而这个作品一经面世,就是一个可以把研究的时间贩卖多次的复利产品。

所以,一个好的作品,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势能,聚集财富。

3.如何做研究

研究有没有套路

研究是科学也是艺术,研究当然有套路。

套路就是做事的流程和路数。

研究看似复杂,其实也是有套路可循的。犹如好莱坞电影,有套路一样。

其实任何一个领域,只要能够做成规模,做成一个优秀的作品,其背后必有套路。

普通人为什么看不清套路,是因为你没有研究。

譬如雷军的产品的套路,从产品的研发,到上市的发布,到迭代更新,均有套路可循,均是沿袭了模仿了苹果的套路。

张小龙之于微信的开发研究,也是遵循了他开发腾讯邮件客户端的套路。

所以我们要弄明白一件伟大的事情背后的逻辑,一个优秀作品的逻辑,就必须研究他的套路。

譬如米课开发的套路,米课推高壁垒的套路。

研究的套路是什么

许岑老师认为,研究的套路是以作品意识为研究驱动,以目标意识从互联网搜索引擎开始,进入图书馆,浏览视频网站、论坛、然后开始执行和实践,再以局外意识去思考、写作、再思考,包括与高手探讨,更行家请教。

许岑老师进一步补充说,研究的套路包括三个部分:研究驱动、资料收集,资料的整理论证,包含三个意识:作品意识、目标意识、局外意识。

这么一说,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研究是很简单的事情了。其实不然,研究恰恰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难度很高的。这是因为套路的细节十分重要。

套路的细节包括状态、执行力、本质、规律、情境与实践等。

而往往套路并不会把细节说的很透,所以如果你没有打通任督二脉,是不容易识破别人的套路的。

研究需要去图书馆吗

图书馆在这里代指什么?

图书馆代指一种收集资料的行为和途径。

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研究现有的成果,现有的成果从哪里来,渠道有很多,譬如书籍、报刊,视频光盘,网络博客等。

而我们的研究要想可靠,高质量,就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信息途径上。相比而言,书籍是最有效最有质量的途径。

而且书籍相比其他途径,最有特点是他自成体系,必有框架,这就是它的目录。通过目录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视角,探讨问题的范围等。

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目标意识

清晰的目标意识很重要。

我们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你的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来做事。这个对于研究的收集信息阶段更为重要。

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可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弊端就是很容易迷路,很容易被带偏,因为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彼此关联的信息。有很多的诱导点击。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感,那么很容易就被带走,从而忘记了当初的目标。

譬如许岑老师为了写自己的关于学习和研究的网络课程,订阅了大量得到老师的网课,这些课程有心理学的,有经济学的等等。但是许岑老师的目的是研究别人“如何传授知识”的,而不是自己去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

局外意识

局外意识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脱离研究内容的本身,不能陷入很沉溺进去。

譬如你研究米课的在线教育模式,不能看着看着结果你自己就去琢磨怎么去做外贸去了。这就是没有局外意识的表现。

如果你研究好莱坞电影的套路,你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就要始终以一个导演的视角去看电影,而不是观众的视角,不能让情绪跟着电影的内容走,而是要启动自己的理性脑,思考这部电影是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如何设计细节的,如何让剧情波澜起伏的等等。这就是局外意识。

正如许岑老师说,“要有能够凌空跃起,以上帝视角看到事情的全貌。研究者,一定是局外人。人们往往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里过度沉溺”。

作品意识

作品意识是指的对于研究的结论而言,要有使命感和仪式感。做完了研究,总要有个成果,这个成果就是你的作品,要从作品的高度去要求你的研究结论。

为了展示出好的结论,你可以把这个作品呈现为:

一本书籍。

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一份条理清晰的清单。

如果没有作品意识,很容易让你的研究没有任何的价值。

一旦你有了强烈的作品意识,很多事情的价值就立马不一样,譬如做一道菜,如果你有了作品意识,你把做的菜当做你的作品来对待,那么做菜的过程就是一个艺术活,不是一个体力活。你做菜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做一顿饭填饱肚子而已。

四步法做好研究

四步法

首先,明确研究的目标。将你的目标写下来,时时刻刻盯着你的目标。事实上人人皆有研究的意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

譬如日常购物,当你想要买贵重物品,如手机,电脑,房产,车子的时候,你有没做研究呢?

这就是研究的驱动力所在。

同时,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做研究,你要考虑的一个成本问题。

研究必然会涉及到成本。这些成本包括:

财务成本:譬如买书,买课,见行家等。

时间成本:在阅读和搜集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时间。

精力成本: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比,分析,思考。这是精力成本。

试错成本:在打磨课程和形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试错等。

其次,资料收集。

收集资料要足量且节制

资料的收集要足量且有节制。

足量:就是围绕该主题的资料要足够,与主题无关的要撇开。

节制:就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有局外的意识、避免沉溺文本,避免粉丝化行为的收集。避免个人的情绪化。

再次,对于资料的整理要有批判性思维。

对于资料要会去伪存真,鉴别资料的来源和可靠度。分析资料的逻辑是否合理。

最后,就是要有成果输出,这就是作品意识。

要以作品的高度来要求我们的研究结论和成果。

这个作品要有明确的主题,解决什么问题?帮助什么人?解决哪些问题?如何传播这个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行为的价值最大化。造福于人。

相关文章

  • 研究是一种能力

    1.什么是研究 研究究竟是什么? 研究是主动的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通过信息搜集、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有效结论的过程...

  • 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Why 具备研究能力? 学习对应的是高度(登山),研究是广度(探险) 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的探究能力,主动进入的一...

  • 如何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我们生活中一直在说的都是持续的学习能力,那什么是研究能力呢? 研究能力:主动的探索能力,是一种主...

  • 比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力

    比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力 摘要:研究能力作为未来的一种深入学习与思考的能力。通过主动的研究定义研究能力,明确研...

  • 笔记‖许岑《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

    【1】研究本质 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的探究能力,所以研究不是被动地吸收,不是听别人讲,而是主动进入的一种状态。 研究...

  • 研究一个新领域的切入点是什么?

    概念: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的探究能力,用英文讲就是“actively making meaning,rat...

  • 许岑《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一

    什么是研究能力? 定义: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的探究能力、它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这是一种是在学习时,为了学的更好,主...

  • 53.为什么需要具备研究能力

    什么是研究能力?为什么需要它?套路是什么? 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探究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应对竞争和适应变化,唤起好奇心...

  • 为什么我报名了许岑的研究能力课程

    我自己对研究能力的定义 我对研究能力的定义是一种深度学习能力。所谓的深度的学习能力是指在掌握了一个领域的最小必要知...

  • 如何有效提高你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一种主动的探究能力 1、学习的时候为了学的更好进行的创造性探索研究2、研究不是单纯的吸收信息 一、研究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究是一种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ll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