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剧与中国一切的戏相同,长处是做工特别细腻,短处是音乐太幼稚,且编剧也不够好,全靠艺人自己凭天才去咂摸,出来没有经过作家仔细安排。
2、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
3、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最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突出的部分,从人家那里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的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
读后感:深有感触,泡在一本书里时间久了,写作时的风格、句式不知不觉被改变。我们需要不断通过学习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但不能东拼西凑,而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4、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呆着,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情、感觉也不能得到好好的整理归纳。
读后感:冥思默想,对于生活在快节奏资讯繁杂中的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且不谈创作创新,对我们的身体也是必不可少。我们经常被外界带着走,没有让身体得到应有的修整。
5、空谈理论是没用的,主要是自己动手。
读后感: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许多事看别人做,听别人说,感觉很容易,等到自己去做了,才会真正发现问题。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体悟、总结。
6、任何部门的艺术家都应对旁的艺术感兴趣。
读后感:“通”才能更好地“专”,这是傅雷对艺术的基本观点之一,他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培养傅聪,所以你可以在《傅雷家书》里看到,傅雷不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寄琴谱、音乐杂志,寄的却是《世说新语》、《十八家诗钞》、《中国古典文学史》。
7、说到“音乐,非大家指导见不到高天厚地”,我也有另外的感触,就是学生本人要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
读后感:要有名师才能出高徒,但是有了名师不一定就有高徒,除非这个学生有天赋且真心求学。傅雷将艺术天赋看得很重,他认为艺术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如果没有天赋只有热情,还不如学些实用的技能,以免日后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心生痛苦,对社会亦没有贡献。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让次子傅敏学小提琴的原因。
8、艺术品是用无数有生命力的部分,构成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倘若拿描头画角的匠人工夫而欲求全体有生命,岂非南辕北辙?
读后感:艺术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是我们创造的有机生命体,它有血有肉有细节有整体印象,每一个细节都缺一不可,都在为整体的协调和美感服务。
9、一个人弄艺术非真实、忠诚不可。
读后感:真诚才能虚心,虚心方能进步。真诚感染打动人心,真诚自有万钧的力量。
10、自己没有强烈的感情,如何教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强烈的感情?自己心中的境界倘若不美,人家看到你的作品怎么会觉得美?
读后感:先“有”而后才“予”,自己都没有,拿什么去呈现?所以写文章首先让自己有话说,然后再考虑如何把话说得好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