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人生的思考|如果丈夫即将离世,妻子得了阿兹海默症

人生的思考|如果丈夫即将离世,妻子得了阿兹海默症

作者: 风岩子的野草 | 来源:发表于2023-09-15 14:27 被阅读0次

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被智能精选出的第一条回答是:“感受世间的万物”。我觉得把问题换成“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此条回答会更加符合我的价值观。


生命在于活着,那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赵雷的《我记得》,“时空是个圆圈,直行或是转弯,我们最终都会相见,只不过是在失忆中相聚。

又该如何看待人生中离别?以下是近期经历及几点感悟。


(一)经历:生命脆弱

近期工作偶遇有一户人家,老爷爷癌症晚期,老奶奶老年痴呆,由于相关证件遗失需要立即补办,儿子想趁着老爷子还有清晰的认知,想要把相关的证件补全。

那一天,我协助其他同事,一起来到了一家疗养院。他儿子气喘吁吁地把相关辅助证明拿过来,根据他儿子的行为举止和谈吐,我猜测也应是一个有素质的人。

到了病床后,老爷爷全身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管子,旁边氧气罐已高过床头,同事向老爷爷介绍完我们的身份后,便开始询问他,我拿着视频记录仪,巴掌大的镜头里可以清晰的看见,老爷爷带着氧气罩,整个人非常羸弱。同事问:“请问您叫什么,您的配偶是?对吗?”

老爷爷只能用呼吸声的长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现场人员能感受到他个人的意愿,可是审核视频的人不会,因为,呼吸声太微弱了。他儿子走到他跟前大声唤他,让他睁开眼睛。说实话,我害怕,我害怕他永远睁不开眼睛了,我也不愿意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生离死别。

幸运的是,老爷爷缓慢地睁开了眼睛,我们再次询问后,他用睁眼和闭眼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一刻,我觉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好像人生也不过尔尔。

流程完毕后,他儿子说,他妈妈还关在家里,老年痴呆了,怕她到处乱跑,但是意识很清醒,会提笔写字,开车到家里大概30min的距离,于是他儿子开车载着我们去采集他母亲的信息。

在车里,他跟我们说,“我心力交瘁”。我不知道这句话,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是有多重的分量,但是一路上他工作电话不断,大部分是让他定基调定方向做决策的事情,我想了想,他这句话分量应该很重的。他又说“父亲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意义风发,到头来就剩下一身的管子”。

我安慰他说:“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到生命的终点,有过意气风发的人生旅程也足够绚烂了。” 

我们一行来到了他的家门前,开门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带着一顶浅蓝色的帽子,脸上始终洋溢着慈祥的微笑。但是入口被一把很高的凳子挡住,凳子上放了一桶大概30斤的水。他儿子说,怕他开门出去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样的流程,当我们询问老奶奶的时候,:“A某某是你的老公吗?”,但老奶奶在视频中回答:“不是,是我的爸爸。”我猜测她年轻的时候,老奶奶应该常叫他老伴为:孩子他爸,所以痴呆了就称呼老伴为“爸爸”吧。

称呼导致关系错位,程序上不一定会通过。我们录了好几次,老奶奶一直强调“A某某是咱爸”。后来她看到了信息表上她老伴的名字,她指给我“这是咱爸的名字。” 然后望着我说,“咱爸啥时候回来呀,他说出去一会就回来。”   

我脑海瞬间浮现出老爷爷虚弱的脸庞和满身管子的场景,心想,老爷爷应该永远也回不来了,她记不住她儿子,记不住所有人,但内心深处还模模糊糊地记着有一个人对她很重要,我想,即使老爷爷驾鹤西去,他儿子为了她的身体应该不会告诉她老伴,永远回不来的事实,哪怕零星的记忆碎片,那也是生命最后的信念。

也可能,老奶奶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同事问她:“你想他了吗?”,老奶奶微笑着说:“嗯”。随后她脸上的微笑消失了,注意力转到了别处,我想她应该忘记了“我想他回来”的那件事了。


(二)关于人生的意义:

人生在于个体对万事万物的看法,生命本身很脆弱,人生有没有意义在于自身的认知,你觉得它有意义,它就有意义。

有的人,拥有无限的荣华富贵与权势,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选择权,行过万里路,读过万卷书,见过世界,甚至贡献毕生所学去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觉得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但,也有人一贫如洗,自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本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只要他能乐观地活下去,也不能说人生毫无意义。


(三)关于离别

万千离别,遗忘才是真正的终点。离别不一定都是悲伤的,只要把彼此都铭记在心,且恰逢还有再见的机会,有了希望和挂念,离别时的难过只是暂时的情绪。

但有一种离别,譬如离世、永久性分手,因为没有了相逢的可能,所以有的人才会一蹶不振,这种伤痛在短时间内难以愈合,这也是人们害怕失去的原因之一。

治愈失恋的伤痛,最好的良药之所以是时间,是因为它能让人能慢慢淡化记忆,让那些原本自觉得珍贵的回忆变得平淡无常,只要被另一段美好的回忆所替代,也就走出悲伤了,人这一生,不止爱一个人,爱的是一个类型的人。 

而个体与亲人正向记忆,反而铭记才是最好的良药,因为充实的回忆会促使你积极向前。亲情具有不可替代的属性,因此回忆也就具有唯一性,只要一直被铭记,这个人的便心存心中,一路随行。所以遗忘,才是真正的离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的思考|如果丈夫即将离世,妻子得了阿兹海默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ov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