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这是西方心理学关于人性的伟大发现,“损失厌恶”被视为人性中的缺限甚至劣根,我倒认为,人性就是人性,只是个特征,无所谓好坏优劣。“损失厌恶”也只是人这东西不太靠谱的特性之一,有点傻傻的感觉,说不上好坏。
但“损失厌恶”确实又非常的不合逻辑,是一个悖论。同样一百块,给出去的比拿回来的就大了二倍半,这太荒谬了。人就是这样,很智慧,也不乏荒谬。
人为什么会更加厌恶损失,有一本书《事物的起源》,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起源,应该包括这个“损失厌恶心理”;还有本书《自私的基因》,人类是一个物种,当前人的特征是对过去无数代的继承,这种继承正是通过基因来记录和传承的。
也就是说,当前我们有这么一个“损失厌恶心理”,显得有那么一点傻,但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DNA里记载着历代远祖的经历与记忆。
人有“损失厌恶心理”,必然是曾经长期蒙受来自损失的伤害及由此而来的恐惧。人类走出物质匮乏的时间很晚很晚,不超过一个世纪,而人类形成与进化的历史是以万年为单位的,有历史记载的人类社会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形成演化的漫长过程中,物质丰富的现代文明这一百多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人类出现以来,人类就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饥饿甚至是死亡的威胁之下,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状态下,对损失的恐惧与厌恶不正是很自然的反应吗?
我坚信这个“损失厌恶心理”是动物界的共性,并非人类的特有劣根。虽然我们没有机会问问猫猫狗狗与老虎狮子们是怎么想的,但从其行为上还是能够一窥端倪的。
养过狗的朋友都知道,狗在吃食的时候,它的狗食钵子是不能打动的,不然,脾气再好的狗也会哼哼示威,甚至,猛不防回头就是一口。这不是“损失厌恶心理”又是什么?
老虎狮子更有王霸之气,它们会再自己捕食范围的边缘撒上气味霸道的虎尿狮尿,形成自己的领地。这不也是基于对损失的厌恶吗?
但即便存在得再合理,“损失厌恶心理”本身也是不合理的,挣回来的一百块和花出去的一百块,效用上确实一般无二,心理上实在没有道理厚此薄彼。
“损失厌恶心理”是可以认识、感知、克服乃至加以利用的,用得好,你可以主宰它;用得不好,它就要主宰你。
本人在企业管理与领导层混迹多年,常常会遇到制定奖励政策这类事,多年前我们惯常的做法是,一年下来才计算业绩并兑现考核奖励,往往还会慢慢吞吞地一拖再拖,比推进任务目标时的热情与急迫完全是一个相反的状态,尤其当领导的,有时还会表现出发自内心的不着急。事实上,这点点奖励数目往往并不大(和它所对应的企业收益相比),尽管也可能会影响企业资金一时运转,领导也总能找到充分的理由不及时兑现。
后套话里有这么个说法:“一把一过!”——说的是生意场上的规则。起初的诚信就是建立在“一把一过的基础之上的。任何类型的赊欠都存在被赖账的风险,这又会助长“损失厌恶心理”,事实上我们确实也做过事后“抹桌子”的事——砍掉应该兑现的奖励 。这样做的代价极其巨大,用于发展业务的奖励有如人民银行发行的“高能货币”,价值是应该“翻着番”计算的,及时兑现会创造出数倍的企业收益,能早一天就不该晚,何况是“抹桌子”。
聪明的领导会努力克服自己对损失的厌恶,而给员工设计一个“损失厌恶”。
厌恶损失是人性,你首先不应该厌恶它,并因此讨厌你的员工;其次,你可以倒过来设计,奖励不仅不应事后拖延着发,有条件的倒是应该提前按业绩承诺预发,经营期结束再由员工清算交回多领部分。这个“清算交回”的动作会让你的员工产生“损失厌恶”,为规避这个厌恶,他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去弥补。
员工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可以计量的,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是2.5倍——但这还不是全部——拿了人家钱事没办成,往回交钱的动作里还隐含着一个“面子成本”,尽管不那么好计量。
“损失厌恶心理”是一个人所共有的心理缺限,多数人会被它奴役,我们又如何去奴役它?
现代社会已是个一高度的经济社会,经济因素已经融入到人类社会每一个组织乃至细胞中,没有人可以超脱于经济社会之外。譬如我们个人辛苦打拼赚的钱,积攒的财富,和国家、和整个经济社会是个什么关系呢?
先不说已经人所共知的“超发货币”,但又是不能不说的,这会稀释你的钱和财产,你懂的。
就说“CI”吧,中文名字叫“通货膨胀|”,市面上流行的称谓是“泡沫”,很形象。花同样的钱,过去买到一盆水,现在买到的是一盆泡沫水,钱还是那些钱,买到的水少了。换个视角观察,水还是那水,你的钱糟(毛)了。
几乎人人都明白我们会被通货膨胀(当然也是货币超发)掏走一部分钱、划走了一部分财富,但这只是一个认知,这样的损失是隐性的,不可直接感知的。公众被操纵者巧妙地规避了“损失厌恶心理”,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蒙受到实实在在的损失。
只有少数精明人能够挣脱这个心理缺限,拿出一部分现金及资产做投资,把要被“通胀君”掏走的钱再从市场上拿回来。为什么这少数精明人能有这个机会?
其一、经济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盘,没有参与门坎,规则也是开放的,尽管“操盘手”机会更多更大,参与者与散户也不乏机会,就看你具不具备这样的认知。譬如近二十年的房产、股市,多少人为它哭,也有人为它笑;
其二、能挣脱自身心理缺限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多数人还划地为牢监禁在自己固有认知中。经济社会的大盘把每一个个体链接到一起,你的精明或者无知都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你的认知有缺限,会成为别人的机会;当然,别人的缺限,也会是你的机会。
2
“实物既得心理”,这是我杜撰的新词,“百度”没查到,但很明显,我们都有更加喜欢可触可感的实物的偏好,可惜没经过实验佐证,只能算个猜想。
佩服西方人的实证精神,也不理解他们的一根筋,把个“损失厌恶心理”验证精确到是等额获得的2.5倍,但这只是实验样本的平均数据吧,对每个不同的个体都验证过吗?
我这个“实物既得心理”不需要做样本实验,我们只需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这个感觉——
现金一百块和存折上的一百块,现金感觉上更多!
掏钱买东西和刷卡买乐西,刷卡更容易下决心!
今天的一个苹果和明天的一个苹果,我只选今天的!
这里面有两个心理因素:
一个是“实物既得心理”——人类对财物的拥有一直以来是以实物的形式。货币也是实物,纸币也是,现代银行的出现不超过两百年,银行是货币存在的虚拟形式,把货币实物以虚拟形式存入银行,实物成了数字。尽管这个数字与货币实物的购买力完全相同,但付出货币的实物丧失感与银行转账支付的数字减少的失去感相差悬殊,这两个一百块在心理上感受是不一样多的。马云无疑是聪明的,他淘走大众荷包里的钱,又能巧妙地规避人性固有的实物丧失感,尤其对感性动物——女人——而言,这个“圈套”更加不容易抗拒和躲避。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淘宝模式”那样利用我们共有的这个心理缺限, 做成交易收银的时候,能用支票的就不要收现金,能转账划款的就不要用支票,最好连转账都不用,越是新潮时髦的方式越要用,比如微信支付,比如微信红包。发红包的感觉是不是有点不像在花自己的钱,而且还会有几分娱乐感,在娱乐感中完成收款交易,岂不美哉!
完成交易付款的时候,当然应该反着来,宁可麻烦点,尽量一张一张点规金支付,这样一定会因为理性消费而省下很多钱,尽管看上去显得老土,也可能变成“老抠”。
另一个是“既得心理”——已经得到的,在心理上要大于将要得到的,这事实很清楚吧。今天的一个苹果是现实拥有,明天的一个苹果就只是个预期,其中还隐含着得不到的风险。
这个“既得心理”是心理缺限吗,还真不好说,终久也算是个心理现象吧,善加利用,就是好的。
推销产品是一个难度很大极有挑战性的工作,为降低难度提高成功率,许多商家都用赊销的方式,赊销的逻辑是——顾客拿到的是确定的实物,而你只要一个延期收款的数目承诺,这样的交易还可以获得超乎应得利润之外的收益。在这笔交易中,你满足了对方的“实物既得心理”,又以延期收款方式规避了对方“损失厌恶心理”,两样心理都有一个价值折算——西方心理学验证的那个2.5倍还是有用的——这会是你超额收益的来源。
这个游戏有可能玩砸吗?当然会。
延期收款的交易都存在着一个违约风险,你需要学会控制它。你必须学会利用信用威慑、契约乃至法律。
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有机会玩这个游戏?
市场的机会从来就是为少数人准备的,譬如商机,譬如赚钱的股票。
能让多数人看到的,就不是机会;只有少数人发现并率先行动的,才会是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