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42:“好我”?“坏我”?都是“我”呀】

【042:“好我”?“坏我”?都是“我”呀】

作者: 淡定的老大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22:56 被阅读0次

    【042:“好我”?“坏我”?都是“我”呀】

    人的内在有着这样一份动力——追求人性上的圆满。

    也因此,当人习惯了只允许自己有“好我”,也只呈现“好我”,在有些情况下,生活中容易自找难受和辛苦。

    一、“好我”、“坏我”,看不见的内战

    这是因为,当人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认可了一些规条,只允许自己表露出“好我”,而压抑“坏我”。

    其实,这是你的头脑和意识在做选择“我只要‘好我’,不要‘坏我’,只要自己认为‘好’的部分,我只接受自己‘大家接纳’的部分”。

    (这往往受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判断,就是“要什么”、“不要什么”)

    但人内在的动力,却是追求人性上的圆满,即“在内心的感觉中,没有例行思考、规条和判断,不管‘好我’、’坏我‘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唯有两者都要,自己才完整,缺少哪部分都不行”

    (如果打个比方,你的手和你的脚都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对大部分人来说,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有脚气,就不接受自己的脚,甚至萌生要去掉自己的脚,这样的念头)

    于是,“意识层面的评判和压抑”与“潜意识追求人性圆满”产生了矛盾。

    比如说有这这样的例子: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家长教孩子“不能太有攻击性”、“咄咄逼人的样子很讨厌”……

    于是孩子在成长环境中习得的“好我”就有“友善”、“冷静”、“行事柔和”、“谦逊”……容易与人相处,人缘非常好。

    如果是在人际关系领域,有这些特质的人也被称为“鸽派”。

    可有些“鸽子”遇到这种情形就难受了:得和人发生冲突的时候。

    因为,这些“鸽子”从成长环境习得的“好我”,是追求“希望自己做个好人”,“跟人撕破脸”就是“坏我”的一部分了。

    那么,当人不得不准备和人发生冲突,一方面是内在不希望压抑自己,渴望表达攻击性;但另一方面,头脑总是告诉自己什么是“好我”,“必须怎么做”。

    于是,两股力量打架,人就感到辛苦、疲惫、处在内耗中。

    二、意识、潜意识,谁也别想压到谁

    如果读者还记得曾经提到的“意识”和“潜意识”部分,会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如果抛开我们在成长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判断标准。

    意识,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心灵内容,是自己理性和逻辑的判断,是“对”的选择,这就是“好我”,是可以呈现的,可以获得和维持一段关系。

    潜意识,往往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心灵内容,是头脑认为“错”、“坏”的选择,在社关系中绝对不能呈现出来,所以用意识压抑和回避。

    可是,意识和潜意识的部分,哪部分力量更大呢?

    有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人的内在力量比作冰山,意识部分只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那少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现象:

    1、明知道“不该做”一些事情(意识判断,来自道理和逻辑),可就是“忍不住”去做了(潜意识部分,没道理可讲,来自内在感觉)

    2、明知道“必须做”一些事情,可就是“懒得动”

    然而,虽然潜意识力量更大,可我们日常生活中毕竟也依靠意识来做选择。

    只是,当潜意识和意识的选择不一致的时候,我们需要耗费心力来维持意识的选择。

    换句话说,当你心力耗尽,疲惫不堪的时候,没力量维持“好我”的时候,你会展现自己最“自然”的样子,也就是潜意识来主导选择了。

    于是,“好我”、“坏我”轮流呈现。

    潜意识和意识的选择较劲,哪一方也不能获得完全的胜利,因为人既不可能完全靠意识来过活(意识消耗精力和能量,而你不可能随时、什么事都靠脑子判断),同时,人也不会只靠潜意识里的本能来过活。

    三、拥抱完整的自己

    其实,不管所谓“好我”还是“坏我”,都只是自己的一部分。

    它们的存在,都是因为里面包含自己生命力的一部分,无可割舍,只可以学会与自己的各种特质共存,拥抱自己的“坏我”,寻求人性的完整和圆满。

    也可以叫“潜意识”和“意识”手牵手。

    在心理学中,人有三大动力:自恋、性、攻击性。

    听起来,似乎表露人的动力,这些部分是“坏我”,其实不然。

    就拿“自恋”来说,“骄傲”和“自大”这是人本性的一部分。

    反倒是一味追求“谦逊”,可能让自己显得“没生命力”,因为你排斥自己本性的那部分时,顺带也把自己的生命力和内在动力给压制了。

    如果自己呈现“骄傲”,渴望展示自己的“自大”,同时又可以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比如“自私”,对一些人来说是“坏我”,但是,如果优先照顾自己,把自己照顾得好,同时没伤害到他人,甚至照顾好自己同时也照顾到其他人,那“自私”一点也未尝不可啊。

    相反的例子,比如有父母认为孩子“乖巧懂事”是“好我”,并以此强烈教导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被“坏我”特质的人吸引,甚至受伤,付出很大代价去学习如何与“好我”、“坏我”共存,支付本可以不必支付的代价,这是好事儿么?

    我们会排斥“坏我”,一方面,往往是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引导;另一方面,是混淆了“想法”和“行动”。

    你完全可以在体验和觉知上,接受“坏我”的存在;但在行为上,选择对别人好,不伤害别人。

    心理学就是这点很有意思,你不觉察,“坏我”还可以会偷偷“作祟”,只是你表面上没发现。

    你选择觉知自己自己内心的一切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坏我”就提升到了意识层面,变成了你的一个选择。

    (潜意识,本能地行事,你不知不觉,也没得选择;但当你刻意留意、觉知体验的时候,一些部分就上升到了意识,你就可以感知;

    比如说这个例子:现在,你尝试描述一下自己的胃,有什么感觉?  当你没注意自己的胃,这部分还是由潜意识自动负责,但是当你开始留意的时候,原本你没留意到自己的胃有什么感觉,现在却可以觉察到了,这部分的感觉就上升到了意识层面,从不可感知变成了可感知)

    当人可以觉知到自己内心的体验,全然照亮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人处在“全意识”的状态,拥有最多的选择,也处于最灵活,最有力量的状态,也最有可能让自己拥有最大程度的轻松、满足、快乐、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2:“好我”?“坏我”?都是“我”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rj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