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了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人物,从这些人物的角度来叙述万历十五年的大主题,看似平凡无忧的一年,实际上却导致大明王朝的衰败,以及日后屈辱历史的上演。
我对明代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除了历史课本,还看过的书就只有《明朝那些事儿》这一本,作为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明朝,不得不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所以,这也是我的兴趣来源。《万历十五年》看似内容杂乱,毫无头绪,实则不然,他是由一个个人物的传记构成的,用小人物的观点来看整个历史,阐述封建王朝下的暗流涌动,利弊缺失。
万历皇帝向我们深刻证明了皇帝也不好当,他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文官集团的控制,张首辅的训导,婚姻的束缚,都压的他喘不过气,兴趣爱好的权利被人剥夺,他的情绪无处宣泄,幸亏,上天给了他一个知心人,可以相互依托,于冰冷的城墙中有个依靠,有些慰藉,只是文官集团认为这样违背礼仪道德,连最后的幸福都要给他剥夺,或许万历皇帝有想过放弃皇位,远走高飞,或许他也舍不得荣华富贵,真实的心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弄的机器。
世间已无张居正,这是黄先生对他的评价,长远的策略,精明的头脑,先知卓见,去除环境的阻碍,他一定是一个文明千古,引人赞颂的政治家,前期的成功终究阻挡不了后期鞭尸的恶果,张先生明白改革是催动大明王朝继续 向前发展的关键,文官集团的束缚是政治体制腐败的一个重要表现,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各项政策的推行,基于此,他不断努力解决各个问题以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帝国的长远发展。为此,不得不与文官相背离,产生许多矛盾,从而最终导致了死后抄家鞭尸的后果,但他死后却闻名后世,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申时行以其自身经历巧妙的证明了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道理,他是双面人,综合协调各方利益,从不得罪,从不依靠,小心翼翼地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周旋。他深知只有将人们内心欲望理想的阴与为国为民的道德理想的阳结合起来,才能统筹发展,维持稳定。我认为申时行的内心是无奈的,但是又很从容,因为他看透了各方争斗的实质,却假装不懂,内心的一杆秤只求平衡,也许他也同情万历皇帝的无奈,只是未能表露出来。
海瑞或许是最没有情商的人了,清明廉政,大公无私,本应值得赞美和歌颂,却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不被重视,除了利益有关的政治环境,更多的或许是时代的问题。
戚继光以武官出身,却深谙文官的经世之道,这就是他的利器。能在文官当道的明朝,成就自己的军队,按照自己的方法统帅军队,除了环境因素,这个自身因素必不可少。与张居正成为莫逆之交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个性才华的优势,环境的促成,为戚家军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或许英雄造时势更适合于他。
最矛盾又有点不可理喻的人非李贽莫属了,追求自由,打破礼教,却又依附于以其为基础的士族而生活,文章写作内容前后不一,但又自负,希冀未来被后世传唱。
黄先生告诉我的不仅仅是这样的朝代,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一种新的历史观,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观摩历史,不是只是从枯燥无味的历史书上去看待,结合本人的性格特点,至少每个人都是一个人,不完美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