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天

《非暴力沟通》是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印象中上一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极简主义》。
《非暴力沟通》的作用是直接影响了我的表达方式、沟通方法和心态,这一年的焦虑不安都因为这本书而转变了,更加笃定和确信一个事实是原生家庭对我性格的影响,让我惧怕懦弱在与人沟通时总是选择委婉,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当有不开心和冲突时多数选择了逃避和委屈自己。《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要客观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情绪,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即通过观察事实,感知自己的内在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需要与请求,并学会倾听他人的需要和需求。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旨在增进彼此的理解,达成共识,促进情感。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主要步骤:留意观察与分辨客观事实,适当表达内在感受,了解自我的需要,请求对方的帮助或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当双方都能以同理心互相聆听,就能实现和平沟通。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所有愤怒的核心是需求没有被满足。
我们总是习惯于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评判他人,而事实上,道德更多是用来自律的,而不是强加给别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别人猜。社会的节奏很快,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地前行,打理自己的生活,的确没有很多时间去细细顾及你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要学会清楚、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听到批评时候,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生而为人,我们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自己的感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越来越不愿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被很多条条框框所束缚,习惯了服从权威和现实,而非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