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四三六)

随笔(四三六)

作者: 牧童梦RGQ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20:26 被阅读0次

读书随笔

我们生活在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合当中,人活一口气,故因气而生,而生生不息之气全赖脾胃的功能健旺来受纳水谷而后转运生成。

倘若脾胃功能相互失调,则脾胃之气机便出现停留和壅滞不通,随之发生胃脘痞闷不舒,呕吐、哕逆,或产生痰饮水湿,进一步会对饮食提不起兴趣,人也会逐渐消瘦,各种虚劳病证也会蜂然而起,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皆脾胃虚衰所致也。

但现代社会由于饮食物的不断丰富,人们由过去的“摄入不足”变成现在的“摄入过剩”,虽然产生损伤脾胃的原因有了改变,但最终均会导致脾胃疾病的形成直至影响全身健康。

过饥容易出现低血糖、胃粘膜病变、营养不良等。而过饱则易出现胃病及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骨病、胆囊疾病等风险的发生。

中医治疗脾胃疾病,以及由脾胃虚损引起的一些富贵病均可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

现介绍一种调理脾胃的名方“四君子汤”以飨读者。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官方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药物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因其气味甘温得中,犹如不偏不倚之人,故名“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之证,在临床上常见到如面色萎黄、消瘦或肥胖、四肢无力、语声低微、食少便溏、及现代之高血脂、高血糖等均可通过本方加减治疗。

方中以人参为君大补元气,健脾益胃,臣以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使以炙甘草,甘温调中,全方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明未清初医家张璐曰:“故凡病之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是知四君子为司命之本也”。

四君子汤加木香,葛根,藿香为“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出自北宋儿科鼻祖钱乙所著之《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该方具有健脾生津,行气消胀之功,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津液内耗,呕吐泄泻濒作,烦渴多饮等。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用七味白术散加减化裁可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四君子汤加陈皮名“五味异功散”,同样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异功者,具特异功能也,可治气虚而兼气滞之病证,如食欲不振,胃脘痞闷不舒等。现代研究五味异功散有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和调节血脂的作用。

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出自明代虞抟所者之《医学正传》,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虚痰湿,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气虚者。

对于四君子汤加减应用还有很多,在这就不多赘述了,如果您对中医药感兴趣的话,我呼吁您不妨多多探讨该方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另据现代研究四君子汤具有(1)调节神经系统,拮抗乙酰胆硷和组织胺,使已紊乱的胃肠功能恢常正常;(2)升高肝糖元,增加能量;(3)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生成;(4)调整血液循环;(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6)促进内分泌腺的功能。

总之,脾胃功能的好坏是很多慢性疾病康复与恶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强调脾胃在人体调养中的重要性,是增强抗病能力和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正如清代名医柯琴所说“胃气既治,病安从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四三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ut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