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三〇)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三〇)

作者: 书画名家作品价值品鉴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6:06 被阅读0次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三〇)

四三六 天下文章无非“起承转合”,洋洋百万言的巨著亦如此。关键在于各环节如何与众不同而已。古人说,“起”应平直,这是作茧自缚。“起”应形式多样,可和风细雨,可天朗气清,可雷霆万钧,可恣意汪洋。承、转、合三部分都应极尽变化之能事。

四三七 “起”要有“趣味”,要吸引人。文章以“趣味”为第一要义,有“趣味”才有人读。无“趣味”,文章的思想意义虽伟大崇高但没人读,等于天下无此文。“趣味”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开头寥寥数语可能就决定了一些读者的兴趣。

四三八 “承”,承上启下,承接“起”要自然,又要为“转”埋下伏笔。“承”与“起”的关系在明处,与“转”的关系一定在暗处。

四三九 “转”,短诗一般只“转”一次,长诗不受限制,作文如同写长诗,要转得远,要千回百转,段段“转”,段中有“转”,句句“转”,句中有“转”,读者误以为越转越 远实质上离主题越来越近方为奇文。鲁迅先生的杂文堪称典范。

四四〇 “合”,要出奇、出新。文釆斐然而“合”不能出奇出新,是谓“有句无章”。“合”之难,依靠技法训练未必能解决问题,大抵与作者的阅历、胸怀、学问、抱负、胆略之类相关。凡伟大作家皆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四四一 看书要多要杂,豆腐账也应看看。很有道理。而我以为还应看看历代名家评论之类,看看名家是如何评论古今名文的,他们认为文章写得好的理由是什么。我曾读过《古文观止》、《金圣叹批才子书》、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文鉴赏辞典》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典诗词鉴赏词典系列,把自有中国文字以来至清亡的经典文、诗、词、曲都读了一遍,同时把名家的评论也读了一遍。看多了,自己能做出判断,甚至模仿。

四四二 在文学作品中,模仿也是创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用近乎豪迈的语言写出春天将逝的伤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是一样的手法?文学上的模仿不限于语言,布局、情节、人物等都有模仿的。如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曹雪芹模仿师傅兰陵笑笑生笔下的陈经济和潘金莲。

四四三 初中时,语文老师楼南琴先生约我去他住的三角形小阁楼聊天。当时聊了什麼,全然不記得,只記得他給我看寫得工工整整的书摘。楼老师没上几次课就因病回老家休养,从此失去联系。我中学时无书可读也无书可摘。读大学时,接触到中外名著,想到小阁楼里的比孙悟空瘦小的楼老师,开始做书摘。大学毕业后的六年间,晚上和周日大多在办公室抄书。抄书十年,瞬间而过。

四四四 读大学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章语言乏味,面目可僧,自定每天一篇千字随笔的规矩。许多年后我发现这个神来之规的正确性。作文,贵在言简意赅,不可先定字数,但初学先定字数,有利于克服惰性。规定字数,不得不对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进行回顾,如同翻箱倒柜一样找出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而且,每天要写出新意就要学习新的语言和写作方法。久而久之,琢磨出自己的写法。如是,十年。

四四五 如果你文章天才,我的经验不适用,因为你只要读百部名著就能成文学巨匠。如果你要成为像莫言先生一样的杰出作家,我的经验不够用,你应像莫言先生一样往各大院校求学,在学习研究世界各种文学流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我的经验只适合我本人。遇到作家,我自称写字的;遇到书家,我自称写书的。将来如有机会遇到既写书又写字的莫言先生,我就告诉他:我只能教你把《道德经》倒背如流而已。

四四六 史峰先生在《渴墨雄逸学者风,枯笔皴擦时代功》一文中说:“我与骆飚先生神交已久,隔空虽未谋面时,就已经清楚的感觉到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般事、求万般真的学者气度,深以为敬重。后来有机会见面,果然是天降才华儒雅贤风,工于丹青,长于翰墨,揽观文史,频著奇书,具有传统文人的修养综成,又有时代智者高屋建瓴的远见,所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笔墨之功,最为非凡!”

四四七 一位哲学家向禅师学禅。禅师在桌子上放个杯子,拿起茶壶倒水。杯子满了,禅师继续倒水,水就流到了桌面上。哲学家说:“大师,杯子满了就不能再盛水,为什么继续倒水?”禅师说:“你的脑袋里装满了哲学,还能装禅吗?”

四四八 脑子是个好东西,认为它是杯子,它就是杯子;认为它是宇宙,它就是宇宙。当一个人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时,脑子就是杯子;当一个人总是不断吸收新知识、改进思维方式、对经验和结论进行反思时,脑子就是宇宙。宇宙,不仅容纳万物,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扩张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永远在修行的路上。

四四九 书法是字,但把写字当成写书法就错了。有这种误解的学书者不少。写字就是写书法,字又人人会写,就以自己固有的写法写进书法,即使临帖,也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的“特点”不能丢失,对于帖的精华视而不见,脑子就成了杯子。

四五〇 学习书法,首先要把脑子当作宇宙。学书的第一阶段是“无我”,老老实实把古人请进来。不论你以前自以为或别人以为你写得多好,统统清零。你写得再好,有古人好?比古人好,临帖干啥?应让古人临你,对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三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av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