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音未挽
首发公众号|白喻晚
01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类人,他们情感不够充裕,精力不够旺盛,分享欲淡漠得令人发指,连带着对身旁亲近的人都生疏而有分寸。
和这样的人相处会有些矛盾。
因为这样的人既体贴入微,不会让人有私人领域被冒犯的恼怒,又冷静自持,永远不会主动告诉你自己的想法,总让人产生一种被冷落的错觉。
或许这样的交往模式会让一部分人煎熬。
毕竟在传统意义上,亲密的定义是无话不谈,是没有理由的信任,也是不带功利性地彻夜长谈。
而这样一种单向的情感输出,总让人觉得像是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既无力,又无能为力。
02
我闺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她永远冷静淡然,无论多大的变故和意外都没法让她破防,自始自终有着自己的步调和节奏。
能够在繁重的学习与社交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像是身着一身刀枪不入的盔甲,有如天人一般的气质与风范。
但我永远无法主动得知她的近况。
除了从偶尔一次的朋友圈和聊天的字里行间中得以窥见一二以外,我永远猜不到这样一位女强人现在究竟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做着怎样我想象不到的努力和尝试。
我无法得知她的喜怒哀乐,因为她从不主动提及。
而我也就无从得知,无从考证。
我总觉得隔着屏幕就像是两个世界,世界这边的我抓耳挠腮,望眼欲穿,试图用贫瘠的目光去思索中世纪欧洲舞女的步调。
而世界那头的她只需要微微理理衣袖,就能用宽大的裙摆盖住一切探究,一颦一笑之间,就又是一位优雅动人的仙子。
03
我在网上看见过这么一个描述,叫做“无需回应式友情”。
说的是想分享的时候就发,不在意对方回不回,也会出现聊着聊着对方就几天不见,回来也能续上接着聊的情况。
因为足够了解和信任,因而也不会有尴尬与误解的出现。
我觉得和我们的情况有点像,但又不完全像。
于是我将这个词条分享给她,还小心翼翼地用戏谑的语气调侃我们的关系怎么被突然曝了光,以此掩盖我在疑惑当中的茫然。
她隔了一会儿也才回我,她回得简单,却好像又不止那么简单。
她说:“不一样,我还会关心你今天过得好不好。”
好吧,我承认在那一瞬间我有被感动到,同时又诧异于人类感情的丰沛。
我在想,人本来就是群居性动物,千万年进化的本能才衍化出了情感这一超能力,又怎么能因为对方的淡然处之,而强行扼制我们的天性?
这本身就是有悖常理的。
我并不执着于秒回,但我在意我的每一条分享是否会得到对方的重视。
我也并不执着感同身受,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但我在意对方是否会在第一时间顾及我的感受。
或许人就是矫情,就是爱作,非得无理取闹一下,看出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了,感受得到照顾了,才愿意偃旗息鼓,收兵回营。
但我总觉得,无需回应式友情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如果我真的无需回应,我又何必浪费那么一点流量,从众多的联系人中单单选中你?
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无需回应是否只是一个借口,真正隐藏在背后的是不是厌恶与疲倦,我不置评价。
但从亲身经历上来说,我更愿意相信无需回应是暂时的,是因为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第一时间回复,而不是接连好几天的视而不见。
我也愿意相信不愿主动提及自身是因为性格使然,而不是对我无话可说,两两相望,唯余失望。
我更愿意相信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在我们每个没有联系的日子里,对方都能在看见太阳的日子里想起我来。
如果对方不愿意多说的话,那就自己多说一点好了,总归两个人的话也就那么多,以能量守恒的定律,这也是世间真理。
谁让我们都是被创造出来独一无二的个体,都热爱着这个世界,又刚好成为了彼此的依靠呢?
我想了想,觉得我应该适时表达一下自己的诉求,于是我一字一句地发着消息:“亲爱的,我已经三天没看见你了。”
可能是因为刚刚才回消息,她这次回得很快:“明天陪你去吃火锅。”
我昨天才在朋友圈委婉地表达了一下想要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顿大汗淋漓的火锅的强烈愿望,结果一干评论不是在嘲笑我,就是在祝我早日美梦成真。
我乐了,于是连忙接着昨天的朋友圈发了另一条:
“去吃一顿不被定义的火锅吧。”
公众号:白喻晚END
文|流音未挽
编辑|白喻晚
首发公众号|白喻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