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苹果书
今天大部分上班族已回到原来的岗位,之前对“年”的各种吐槽也显得没那么重要,列车给城里带去了活力,农村却一下子被抽空了。
对于我这种死宅在家的“年轻一代”,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两级分化”——村里都是蹒跚走路的,不过是一老一小。有些同龄,不过早已结婚生子,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真是孤独,一个空间两个世界的孤独。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每个人都参与了农村的瓦解过程,这本不为奇。只是人的成长竟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农村并不会因为我们背起的行囊而被彻底抛弃。
农村并不适合年轻人成长,我不懂什么就业发展,只是每次回家都感觉各种不便,同学聚会没个像样的地方,想娱乐一下更是奢侈。近几年好点,会有一些ktv、酒吧、牛排之类的,设施简陋、菜品不好,价格却比城里贵很多。跟开店的朋友吐槽,却连遭白眼:“一年就这几天赚钱,贵点不应该吗?”
是的,一年的准备就为等待这几天从城里回来的年轻人,从成本上来说贵点也合理。尘仆归来的年轻人为了在家能舒坦点,也愿意掏这个钱,也算是为回家无聊的时光增添点乐趣。其实在农村很多“为年轻人儿开”的店,一般只开年前年后这两个月,其他时间也都关门大吉进城打工,也算是应对城市化的一种方式。
对于小年轻的享乐,父母辈想的更多是“成家立业”的大事,所谓安居才能乐业,中国人赚钱后不是想着什么资本扩张,而是赶紧安个家,搁古代再来个几十亩良田,这生也算美满了。现在城里人想的是值不值得买房,在哪买的问题,农村人想的是建几层,行情还是有点不一样。
是的,近几年只要你在农村稍微走一走(以漳州为例),就会发现到处都在建房子。三层起底、四层标配,以前的小两层为了与邻居对齐,也都扒拉重建。不管是大路还是小巷,到处都是脚手架,这一堆砖头,那一堆沙,搅拌机随处轰轰作响……要是遇暴雨,就更加的“亲密无间”,你家的沙流到我家的土里,搞得道路混乱不堪。但这也丝毫没有减弱村民的建房热情,这家拆下的脚手架直接运到另一家,你家四楼我就四楼半;你家铺瓷砖我家搞琉璃瓦……
在这一片繁荣的建房高潮中,直接带来的是土木师傅的涨价,砖头、沙子、钢筋、水泥统统涨价,跟城里房子越涨越买一样,农村的房子也是越涨建的越多,生怕错过时机。
看到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理应高兴大唱赞歌,但如果你稍加了解就会发现,能配上他们所建小楼的经济实力的家庭没有几家,很多人为了建房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曾到我同学家做客,亲眼见他们一家四口坐在偌大铺瓷砖的客厅吃着简陋的菜肴,巨大的反差显得有点滑稽。而所有这些都远不如房子比别人矮一截受的气大,乡下人不蒸(争)馒头争口气,为了这口“气”,大家互相攀比,做着力不从心的事。
父母辈大多已经快退出劳动力市场,这口“气”最终都发在了80、90后身上,你家房子建的不够高、装修的不上档次、家具不够齐全……统统归到孩子混的不好名下。在我们这边,很多年轻人在外面打拼,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攒更多的钱寄回老家建个体面的房子。
在中国,想要自己一个窝都不容易,在城市买房成为房奴的大有人在,只是农村这样大张旗鼓搞建设真的有必要吗?
拿我小姑来说,三口之家,住着四层小楼,儿子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节假日才回来,实际常住人口也不过两人,可以说二楼以上基本就废了。可小姑不这么想,说以后儿子结婚得要一间大的吧,有孙子得要一间吧,朋友来得要一间吧……想的倒长远,就是从没想过,家里根本就没有适合我哥的工作,以后组建的家庭在哪都是问题,按目前来看,花八十多万不过是给他儿子建了个休假的地方,回到城里还是得苦逼的租房。照这样算,真比住五星级酒店都贵。
其实如果经济允许,为了过得更体面,建多大的楼都是无所谓的,但大部分人真的是竭尽全力,最后搞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得不偿失。而且建房真的是个无底洞,从开工到封顶到装修,得不断的往里投钱,家里的口头禅变成:“在建房子,得省点”,到头来一年却没能住上几天,所受的苦只为所谓的面子。
我哥的朋友就曾抱怨:如果当初把建房子的钱在城里买个小房,现在也不用看着家里的房子积灰尘又得在城里租房子。这应该是现在很多农村青年的困境,但又像一道魔咒无法摆脱。
长辈也懂得年轻人的不易,但现实无法使他们坦然,因为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以“族长”,“德高望重”的人为中心,而是以“有钱人”为中心,有钱就有“气”。建的楼不仅因为需求还为了心里的那口“气”,在他们看来外面所受的苦在那口“气”面前,都是值得的。
正因如此,很多长辈会无视建了也没人住的现状,简单粗暴的甩出一句:“不管外面怎么样,家里的房子肯定要建起来。”
我不知道是否等老家的房子都建好了,农村就会有一个让年轻人留下来的理由?父母辈的西去是否就是这栋楼的终结?还是等我们老去再到老家安度晚年?
这不过是一个年轻人的瞎想,房子还是继续在建,有志的你依然在外漂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