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啥?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
八段锦,现在归类为健身气功的一种,源于我国古老的导引术。
✎ 八段锦的特点
古人把这套功法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柔顺,又因为功法共有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八段锦动作柔和连绵,优美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济,气机流畅,骨正筋柔,简单易行,防治未病,养生保健功效显著。
✎ 八段锦的流传
八段锦流传已有上千年,据传源于南朝梁代,到宋朝已在民间流传。因此有人称八段锦为宋代“广播体操”。至明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撰著《活人心法》,上卷《导引法》中载录了“八段锦导引法”,好修者宝之。
八段锦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和流派。
八段锦有坐八段锦和立八段锦之分,少林八段锦就属于立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外气功的一种功法,据传是众僧根据罗汉十八手演变而来。
八段锦歌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虽然不同的八段锦练法各具特点,但是歌诀基本一致。
习练八段锦,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治未病。
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说明
自然站立与肩同宽。头正平视,舌抵上腭,宁神调息。双手交叉于腹前,缓缓上举,翻转掌心用力举过头顶。稍作停顿,托举数次。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落至小腹,还原。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通畅三焦,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同时有夹脊动作挤压颈肩和后背,生发督脉阳气。
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肚脐之间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说明
站立成马步。双手从体侧向外划弧至胸前交会,左手成剑指向左推出,右手握拳向右拉伸,形成对拉。用力拉伸,稍作停顿。顺势划弧至胸前,左右手交换动作,用力对拉。
注意呼吸:展臂拉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招式优美,可以疏离肝气,消除胸闷;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此动作拉伸肩背,循环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说明
自然站立与肩同宽。左手缓缓向上,翻转掌心向上,用力举过头顶,同时右手用力下按,形成拉伸。稍作停顿。左手缓缓下落,右手缓缓向上翻转掌心用力举过头顶,左手用力下按。
这一招式中,上肢松紧配合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同时拉伸两肋肝胆,疏肝健脾;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促进营养吸收。
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说明
自然站立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宁神调息。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作停顿。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作停顿,缓缓转正。
这一招式中,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从而改善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力,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
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
五劳七伤,如同今天所说的亚健康状态。长期劳顿,没有及时休养,终究造成损伤的累积。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说明
站立成马步。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正,上身向右划弧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头与左膝成一垂线。稍作停顿。随即身随头转,划弧至右前方。
注意呼吸:转腰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招式中,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改善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症候。
“摇头摆尾”相当于把人的脊柱从下往上摇动起来,从大椎穴摇头,从尾闾摆尾。作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
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说明
自然站立与肩同宽。双臂自体侧抬起至头顶上方,掌心朝上,作托举状,稍作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俯身,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随后身体缓缓直起,双手顺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攀足。
自然呼吸。
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招式中,通过攀足动作,起到调节气血,强固肾气的作用。同时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第七式 攥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说明
站立成马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击出,眼随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通过双拳形成拉伸。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拉伸要领相同。
注意呼吸:击拳时深吸气,收拳时深呼气。
攥拳怒目增气力这一招式中,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筋健骨。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通过攥拳怒目动作可使肝气畅达,末梢气血周流,疏肝利胆,增加气力。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说明
自然站立。身体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随后双手手掌下按,顺势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两脚跟下落着地。
注意呼吸:脚跟提起时吸气,脚跟着地时呼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一招式,动作简单,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此动作可提神醒脑,同时锻炼小腿肌肉群。 下落振荡导致全身抖动,十分舒服,不仅可以有利于消除百病,也正好可以作为整套动作的收功。
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传递知识交流学习。)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导引术代表功法之一,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
✎
八段锦通过肢体动作导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壮筋骨的强身祛病导引作用。其动作质朴端庄、行易效宏,适合各种人群。
通过长期坚持习练八段锦,可起到增进体质健康、强化脏腑功能,延缓机体衰老、提升心理健康等养生保健作用。
欢迎关注
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微信居家好物
居家好物wxiaodian https://j.youzan.com/VlJQe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