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点十分起床跑步,一边跑一边听【混序每天听本好书】解读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罪与罚》,男主人公罗家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因为家境贫寒,中途辍学,出来工作谋生又举步维艰,因为支付不起房租向一位放高利贷的老阿婆借款。后来因为无力偿还债务愤而杀死老阿婆,刚刚好遇到老阿婆的妹妹来看望姐姐,罗家把老阿婆两姐妹都杀了。
罗家杀人的理由是老阿婆放高利贷害人不浅,而他罗家活着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当他抱着这样“义正言辞”的理由去杀人之后,良心开始痛了,他的内心无比煎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理由充分。罗家杀人后没有得到解脱,反而感觉自己变得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来自内心的自我谴责和恐惧让他痛苦不堪。
当个人的小善恶无法解决,当自己的规则无法解释世界,罗家选择了信仰东正教,希望从上帝那里求得解脱,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上帝。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罪与罚》的悲剧讲的是个人自由与公权力的问题,个人让渡一部分自由给公权力,让公权力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当公权力没有保障到公民的权力的时候,正义能不能通过个人来讨回?公权力没有履行它的指责,我们让渡给公权力的自由如果不能保全自己,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罪与罚》其实也是在讲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罗家三重人格的拷问。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套在罗家身上,他的本我,就是他本能的自我,他觉得自己替天行道,杀死社会中的黑暗“吸血的虱子”。
罗家的自我,就是杀人后面对现实世界的他,他陷入良心的煎熬,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罗家的超我,是他最终灵魂的升华,罗家最后的皈依东正教,向上帝忏悔,这是人性光辉的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