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反思:第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第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第三、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第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
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了三个发展瓶颈,第一个瓶颈,高考制度滞后;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之后;第三个瓶颈,教师研究滞后,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积累,如何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这次课程改革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期望确立两种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种课程的共同点是,基于同样的课程目标,诸如改造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拥有同样的基本要素——知识与经验。两种课程的差异,不过是在于知识与经验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
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人们总是把“现代”与“后现代”认为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资源中汲取“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后现代意识”和“开放心态”呢?因此,我国的教育发展受阻缺乏资金、人员、技术是一个方面,但是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来说,能做的事情就是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我计划的教育理念,不断并且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式或方法,努力做到:总是思考,经常反思,偶尔不羁,成为一个受学生敬佩和喜爱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