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程的逻辑》钟启泉
二、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二、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作者: 城内局外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11:08 被阅读0次

    本文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误区,探讨实现这种文化转型的若干基本课题,作者认为,课程理论研究队伍和课程教材编制队伍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在这里我们需要两种创造,第一,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第二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唯有借助这两种创造,我们才能逐步地逼近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教科书的状态,才能逐步接近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境界。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仍是一句空话。因此作者认为,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策略。作者提出了对“研究性学习”的个人认识:第一,“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而不是科学院院士的围绕“高精尖”课题的“科学前沿的创造”,也不是少数“英才学生”的专利。它的选题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富有儿童情趣,它是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第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探究式学习”,而不是预设的“接受式学习”;第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作用是从旁指点、建议和保护;第四,“研究性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第五,“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式的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习方式是开放的,学习场所是开放的,学习指导者是开放的,学习时间是开放的。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用观念层面的更新课题,也有制度层面的改革课题——

    第一,如何革除“形式主义”的观摩教学、公开教学的恶习;第二,如何改造基于“分科主义”的“亦官亦民”的教研体制,使每一个教练员真正释放其潜在的能量,使各级“教研室”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研究室”,看来是一个难题;第三,如何整合重复交叉的教师研修机构;第四,如何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滴;第五,如何调整各级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个人感悟:面对这些难题和挑战,我们需要调整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适应孩子思维发展和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方式,善于观察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孩子的认知最近点设计学习活动,唤醒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二

    第二章《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再造“课程文化”是新课改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之前,教育界...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二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 二、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任何学科的知识结构都包含事实 概念 原理原则和理论极其背后的思考方式与伦理道德价值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一种学习活动 ...

  • 二、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本文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误区,探讨实现这种文化转型的若干基本课题,作者认为,课程理论研究队伍和课程教材编制...

  • 2018-01-25

    不忘初心, 牢记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

  • 摘记二: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新课程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满足中小学教材出版基地推出的多套不同风格、有前瞻性、可操作的课程教材体系,而且要造就一...

  •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河北邯郸四中 张建新 一、新课程实施地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

  • 2018-05-10

    课程的逻辑(摘记二) 2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新课程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满足中小学教材出版基地推出的多套不同风格、有前...

  • 《课程的逻辑》(钟启泉 著) (上篇 摘录二)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启了我国第...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za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