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把生活的艰辛告诉孩子
课间,他来找我说:“老师,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我想跟奶奶打个电话。”我知道他“心里不舒服”,就是心里又迷惘了。
立即帮他拨打奶奶的电话,但是,没人接。上课铃响了,我让他去上课。后来,一直没有等到他奶奶的回电。对此,我感到惊诧。
我对他奶奶印象挺好的,虽然只视频过一次。寒假去家访,他奶奶在外地打工,我们通过孩子的微信视频聊了会。交流中感觉到她是个通情达理,且善于表达的人。无论与我还是与那孩子的交流,说话中肯也中听。就连陪我去家访的女儿,晚上回家后,也跟我说:“妈妈,我觉得✘✘的奶奶,是我们今天家访中遇到的素质最好的家长。他跟这样的奶奶长大,算是受到很好的家教了。”
平时,从孩子的作文里,也能看出他对奶奶特别的感情。因为对爷爷好玩牌不满意,爷孙俩关系不太融洽,他心里有话更愿意跟奶奶交流。
一直没有等到他奶奶电话,孩子进班上晚自习后,我就回家了。
我突然想到,因为他爷爷在家带他的,有事都是与他爷爷联系,所以他奶奶没有存我的电话。打电话过去因为是陌生号码没有接,也没有回。于是,我注明自己是孩子的班主任,申请加她微信。
晚上八点多钟,他奶奶通过我的微信请求,并跟我通了电话。
与她的交流中得知,她在外地一人家做住家保姆,服侍一个105岁的老人。老人糊涂了,太能闹腾,家属也很难缠。她说天天很累,不仅身累,心也累。
我能理解她的辛苦,毕竟六十多岁了。但是,她说她只能撑着,不敢歇下来。那孩子父母离异后,母亲不知所踪,父亲后又建立家庭,就没管过这孩子。她把孩子从七个月大带到十来岁,但他爷爷自从好几年前中风摔了一跤后,再也不能打工挣钱,只有她出去做家政挣钱养家糊口并供孩子读书。
可能我的回应让她有了倾诉的欲望,也可能是这份工作她做得太辛苦憋屈,她说着说着竟哽咽了。不觉中我们交谈了四十多分钟。我们的交流几次被中断,隐约听到那边有指使她的声音。她压低声音跟我说,孩子打电话给她不方便接,只能她干完活找空打过来。
我理解并同情,只能安慰她,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日子有奔头,会越来越好的。并跟她说,孩子交给我请她放心,我会尽力带好的。
其实,那孩子对读书是有波动的,心里不舒服,就想请假回去几天。对于这种做法我不赞同,但也不敢一口回绝——现在的孩子,心里不舒服就请假休息,几乎成了风气,家长也不敢不拒绝。我只能尽力开导。
还好,这孩子与我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我说的话他基本能听得进去。第二天晚上,我送他们到宿舍就寝,他奶奶又打电话跟他沟通,终于化解了这次“心里不舒服”危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6274/7ce666cd061ad9f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6274/cf4de8dfde0ec18d.jpg)
其实,在跟他交流时,本想跟他说说奶奶的不易,但我想想还是没说。我以前总是会对孩子们说家长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不容易。总是拿这张苦情牌想去感动他们。
我现在的进步是,不愿让孩子们背负太多的东西去成长。毕竟大人的辛苦不是孩子造成的(没有孩子的家庭,难道大人就可以混吃等死不工作吗?)所以,我不再用家长们的辛苦来压制孩子,让他们背着这份感情债艰难成长。我只希望我们孩子们就做快乐的小孩,少点沉重的枷锁。因为,十多年后,他们也将是负重的大人。
我想,不用我絮叨,有心的孩子会在生活中体悟到父母亲人的辛劳,成长中会慢慢体谅父母亲人的不容易,会懂得心疼亲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