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员属性封装
面向对象之中的最核心组成就是类与对象,但是在进行类开发的时候,也可以遵从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封装性。
在类中的属性追加了 private 之后外部将无法直接进行该属性的访问,可以使用如下的方式访问:
- 设置属性的内容(setter 方法):public void setPrice(double p);
- 获取属性的内容(getter 方法):public double getPrice();
在以后所编写的任何类之中只要是属性必须使用 private 封装,并且封装后的属性如果要被外部访问必须提供相应的 setter、getter 方法,而且方法必须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命名。
二、构造方法与匿名对象
1、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是在类中定义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其主要的功能是为类对象中的属性进行初始化操作使用的。有如下流程:
- 实列化某个类的对象;
- 通过实例化对象调用 setter 方法为类中的属性初始化;
但是如果现在有了构造方法的支持,就可以在对象实例化的同时将所需要的属性传递到对象之中,自动实现属性初始化(相当于避免了那一系列的 setter 调用)。
构造方法不允许有任何的返回值,即:方法上不会声明返回值类型,不会编写 return 语句。 - 类中定义的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名保持一致;
- 构造方法不允许有任何的返回值,即:方法上不会声明返回值类型,不会编写return语句。
一个类中永远都会至少存在有一个构造方法,甚至可以有多个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对象属性初始化操作的。
构造方法本身作为方法也是可以进行重载的,即:一个类中可以同时定义多个构造方法。
2、匿名对象
所谓的匿名对象指的是只开辟堆内存空间,但是并没有任何栈内存指向的对象内容。
匿名对象由于没有任何的栈内存所指向,所以该对象只能够使用一次,一次之后就会成为垃圾并等待回收,但是开发中是否使用匿名对象还是使用有名对象,没用明确的界定,根据自己的开发经验的积累,慢慢摸索出使用匿名对象的环境。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