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件开心的事。
一早收到林大哥的微信,向我推介了一位收贝的简友。林大哥这人真是不错。前些天我跟他说想卖贝,看有没有收贝的人介绍?在我眼里,林大哥经事多,交游广,能量大,所以我常常麻烦他。当时他说,等有了再告诉我。十多天过去了,我差不多忘了这事时,林大哥还把它放在心上。
加了对方微信后,三言两语,赠贝,收款,很快交易成功。简便,爽快。
一早卖贝得了钱,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这是我第二次卖贝。上次卖了2500。这回1000,得63元。这位朋友还解释说,比贝岛低两个点,不要见怪。我说没关系。这不同于其他的买卖。有所得,我就很开心,不在于它的多少。
说来这是我在简书写作的第四笔收入。不过,总共不过才小几百块钱,说起来真是可怜。虽然说不是为金钱写作,但得到真金白银时,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想我初来简书写作时了解到,说坚持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我抱着好奇,真的可以吗?于是,开始尝试日更。不想,一发不可收拾。别的不说,倒真的成为了习惯。
如今,日更写作四年了,写作不仅成为习惯,并且是成为了习惯动作。
当我意识到写作成为习惯动作的时候,我的心情并不怎么好。我在想我的写作。
有不少人,坚持写作都有所收获。不太了解的不说,就说说我认识的林大哥,简书名是愚人_2018。认识他,大概是在来简书写作的第二年,那个时候简书写作氛围好,互动强。如今这种感受淡了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感受错误。那时我发现林大哥写乡愁写得有味道,而且我们都是安徽人,我们就这样在简书认识了。后来,我们时有交流。我一直在写。他呢,常有文章上报,并鼓励我试着去投稿。去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走出村庄的人。还寄给我一本。最近,又加入了安徽省作协。用他的话来说,真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而我呢,还是盲目小白一个,想想真是惭愧。
我因此在想:难道在别的事上落后,在写作上也是如此平平?我有点气馁。
现在的写作,感觉上有点是在应付“习惯”。成为了一个习惯动作。习惯动作是无心的。
我因而在想,写作也需要一定的刻意。不然,那些作家为什么要进什么文学院学习深造呢。不刻意训练,不用心对待写作,能写出高质量,优秀的作品吗?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我认为很困难。三毛,张爱玲除外。
现在的写作,成为平常之事,如眼前平常的生活,波澜不惊。如此之下,好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
今天卖贝后,得了钱,开心之余,又给了我一种刺激。让我感到:写作不再是神圣的事,关乎柴米油盐,才更有滋味。好比浪漫美好,但它不是凭空而来。凭空来的,不得长久。
所以我觉得,当写作成为习惯动作时,适时的给予刺激,一定会促进血液流通,激发灵感。让写作从殿堂上走下来,走到现实生活中去,我想它会更鲜活,更有长久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