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做朋友
主角小土(昵称)为了和别人能成为朋友
行为小土完全忽视自己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只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得到的却是厌恶和无视,小土是标准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特点及本质
1、内心极其敏感,高共情,喜欢牺牲自我
2、无法拒绝别人,接受任何人
3、怕给别人添麻烦,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波逐流
4、自卑,拒绝任何赞美,觉得自己不值得
5、嫉妒别人的生活且容易引起愤怒的情感
6、生活态度消极,自己都是错的,是一个失败者
7、不自信,无主见
8、无原则,无底线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行为模式,并不是人格障碍。
讨好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和关注,是一种社会交换模式。
认知模式出现偏差,认为只要对别人好,产生共情,理所当然别人也对其如此。
讨好者不是无怨无悔,目的是想利用讨好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温暖、安全的环境。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期望,私下会产生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
2、成为讨好者的原因
讨好型人格基本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无法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有要求的,必须满足父母的期望,才能得到。
以下两种父母容易塑造讨好型人格
1、父母是讨好型人格,低自尊、低价值。
志强小的时候家里比较穷,经常会有同村的孩子欺负他。
每次告诉父母,父母就会说,咱家穷,别人都看不起,你不要惹事,以后你就躲着他们点,咱和人家不能比。
志强有时候想反抗,但是想到自己家穷给父母惹事,即使真的挨打了,也不敢声张。
志强工作后,非常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努力讨好同事,同事却很少能想到他的存在。
父母本身就觉得低人一等,需要讨好别人才能生存得到安全感,他们这种言传身教,为孩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极难戒掉讨好行为。讨好型家庭经过长期的压抑,内部非常的负能量,不幸福。
2、父母是易怒,控制欲强
中国的“虎“爸、“虎”妈是一直存在的,前几年还非常的火。
李静的父亲就是典型的“虎”爸,从3岁开始父亲就开始给她安排了一系列的任务,早上必须早起跑步,不管天气如何恶劣。
小的时候撒娇不起床,就会得到父亲的谩骂。
从小学到高中,规定每次考试必须全年级前3名。
如果前3名,父亲会给她得到想要的。
如果前5名,就会招来父亲的谩骂、指责。
她从没考过5名之外。
李静说,上大学离开家,是人生第一次感觉到幸福,但是她依然习惯性的讨好身边的所有人。
父母对孩子是控制型,孩子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切以父母的期望为中心思想。如果父母得不到满足,就会通过指责、打骂等进行教育。
孩子为了得到关爱只能抛弃自己的想法,讨好父母。
3、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
1、学会对自己负责
讨好者非常喜欢通过讨好别人,帮助别人做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他们非常明白自己是脆弱的,在帮助别人做事时内心是轻松愉快的,做自己的事情时会比较有压力,所以并不能证明解决别人的问题就一定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直面恐惧,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你只是没有勇气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已,学会对自己负责,你才会变的强大。
2、从认知上改变自己,接受不完美
讨好者的认知中,获得别人的喜爱认可,只有讨好别人这一种方式 。
就像故事中的志强,他其实还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提升自己而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
讨好者总认为通过讨好别人,别人就会认同你。从某个角度上讲这是懒惰的表现。这种廉价的认同,让其生活在假象中,并产生依赖。
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发现自己的好。别人对你的错误定义,无须理会,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者,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断的提升自己,给自己时间,长成自己的样子。
3、有强烈的欲望去改变且去实践
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想去改变自己
总结自己现在可以拒绝的事情并主动学习拒绝方法,马上开始实践
每天记录自己的进步,不断的整理、总结
明白一切的改变都有成本,沉下心接受时间的改变。
寄语
迎合别人只是为自己营造别人把自己当朋友的假象
真正的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
愿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做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