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习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提高阶段

谈习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提高阶段

作者: 靳光辉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5:21 被阅读0次

晨练的各界人士中,习太极拳的是一个庞大群体。一些拳友围绕提高问题提出一些实质性问题,笔者试谈几点与各界拳友共同学习交流。

作者—靳德华

  界内对习太极拳的阶段划分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拳家认可按照拳论“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划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一般认为,从学会“画道”到“着熟”“懂劲”,再奔向“神明”,要经过三个阶段。由于师传不同,各阶段内容的习练顺序有所不同,但都殊途同归。本人认为这三个阶段中,应在以下内容上进行认真修炼。

  一、初级阶段习练的重点内容

  (一)盘架行功求形似,守要领,突出“无人若有”

  初习太极拳术,应对一种流派的基本拳架下功夫习练,不可同时涉猎过多过杂,以免因不专和各派练法不同而影响进步。习练任何拳架,均应正确模仿姿势,力求形似。按照对手、眼、身法、步的要求,盘架要连贯且注意作到轻、慢、圆、匀、稳。盘架时,把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等要领逐渐地、一个一个地遵守好。拳论讲“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无人若有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盘架时处处拟想与人打手,揣摩每个招式的作用并用意贯注。这样长久地训练条件反射,就会引起动力定型,也就是一种刺激会产生一套反应,稳定地输入在大脑中。今后在推手或散手时,当某种刺激出现时,就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应对动作。这样久练则会达到“着熟”阶段。这种功效正是《十三势歌诀》中所讲的“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二)盘架行功要用意,不用力,突出一个轻字

  当拳架姿式学会后,盘架时要刻意“用意不用力”。怎样为合度呢?就是全身松开,不用分毫拙力,处处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盘架熟练的标准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初学者或者练过其他武术的人,习惯用力作动作,很多人有“打拳必须用力,不然练不出功夫”的想法。所以,注意轻灵不够。这是对太极拳的特点还不太明白的缘故。习者必须知道太极拳的练法主要是从精神上去培养,训练成感觉灵敏,而不是单纯从动作上追求力大快速。前者的练法用力少,后者的练法用力大。用力过大对敏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初级阶段盘架应用力越少越好,要用意念指导动作,在轻字上下功夫。轻字练好了,可以减少对动作的注意力而听任自然,为日后功深的“忘却手舞之,足蹈之的无手无脚”境界的出现打下基础。又可在兼练沉着功夫时不致妄动拙力而走偏。

 (三)盘架行功要缓慢,不要快,突出阶段需要

练太极拳的动作应该比一般武术要慢,初学阶段的拳友要刻意求慢。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人;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动作简单草率,处处滑过而影响拳势的正确性;第三是在初期养成慢的习惯,使呼吸深长,吐纳增加,这样既可健身又便于下阶段加进更多的意念,着法变化、内劲潜转等,也能促进动作与呼吸相协调。到练灵活功夫时,保持一定的慢速,不致越练越快而违反太极规则。慢练是一种基础功夫,在很慢的速度下,还能遵守各项要领,使意、气、力协调一致,呈现一片神行,不经长期下功夫是不能获得的。

  按照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精神能提的起,则无滞重之虞”,“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的要求,说明太极拳反对滞重,追求灵活,应是既能应付慢也能应付快的功夫。所以,在求灵活阶段是应适当快练的。但是是在慢功基础扎实上的适当快练,处处仍要合规,不能变成外家拳的打法。当然,到太极造诣较高者练虚静功阶段,那又是由快复慢,动作由灵活转归淳朴。此时速度需慢,但只在求静而不在求慢,和初级阶段的求慢是不同的。

  关于盘架速度,是界内认识尚未统一的问题。杨澄甫先辈说:“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但杨式、吴式传统太极拳术中又均有练快架之说。对此,记得早年曾向恩师丁全质、师爷吴图南先生求教,他们都曾说过“慢即是快”的话,而且都讲“各家要求不同,快慢练法均能通向神明之殿堂。前提是必须符合太极之理”。现在体会到,只慢练也能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功效,是因为在缓慢的盘架中有无数个轻灵化转、沉而快速发放的想象心理作用,被放大和无数次重复,加上推手“乱踩花”阶段的手法、步法放活,舍己从人随心所欲的缘故。

 (四)盘架行功要匀速,走圆弧,突出逐渐紧凑

初学的拳友易犯快慢不匀的毛病,有的整个架子先慢后快,有的一个式子中就有快有慢。解决匀的问题关键是要用意识去指导动作,想象抽丝一样不停地运动,速度快了丝断了,慢了抽不出来,非匀速不可。时刻注意自己的盘架速度与起势时还是否一致,如有变化立即纠正,久而久之可基本解决匀速问题。

 无论功夫深浅,在动作上都要走圆,即走弧线,只不过有紧凑和开展、弧线长短之别。盘架时不论动作大小,都要保持弧线。初级阶段要把弧线走得开展圆大一些;随着功夫加深,动作逐渐变的紧凑,弧线和圆自然也应随之逐渐缩小。这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一下从开展变得很紧凑。总之,圆运动应贯穿盘架始终。这样长久地用心于圆运动上,便于日后推手时能更好地圆中求直,圆化直发。

 二、中级阶段习练的重点内容

 (一)盘架行功练灵活,重用腰,突出主宰作用

在上阶段打好慢动的基础上,盘架时要练灵活。也是一种较慢动作中的灵活。具体作法是:先从各招式动作形象上求灵活,在精神上注意含蓄,不可过度灵活。具体说是由盘架开展酌量收小架势,做到符合紧凑的要求。其次,盘架速度上不再刻意求慢,应使手、腿动作自由些,稍快些。

相关文章

  • 谈习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提高阶段

    晨练的各界人士中,习太极拳的是一个庞大群体。一些拳友围绕提高问题提出一些实质性问题,笔者试谈几点与各界拳友共同学习...

  • “太极推手”与“太极拳推手”一字之差,却有本质不懂。

    一、传统太极拳推手的现状 太极拳是中华瑰宝,在形式上它包含了太极拳架(套路)与太极拳推手两大部分内容。传承与弘扬太...

  • 2021-01-08 吴式太极拳(08)

    着熟和懂劲 拳经曰:“有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神明。”着熟、懂劲和神明是学习太极拳推手经历的三个阶段。拳架是基...

  • 太极拳推手班

    太极拳推手分竞技推手和花式推手,…花式推手主要以表演和养身为主。我们的教学以花式健身推手套路为主,通过套路学习太极...

  • 站桩功概论——杨德茂

    作者简介:杨德茂先生,北京人,早年曾随太极名家王茂斋先生习太极拳,颇有造诣,尤精于推手。后与王芗斋先生比试推手,深...

  • 太极拳内功

    太极拳内功的学习,主要包括领架和运裆两个基本阶段。 一、领架 太极拳内功之修炼法,这对我们练太极拳者都十分重要。究...

  • 太极拳拳架练习有讲究

    0 太极拳习练过程包括理论和实践,实践大致有三块内容,拳架演练、推手或散手、比赛或实战。参加比赛大多是专业选手,业...

  • 学习笔记《太极拳论》3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 :即著熟、懂劲、阶及...

  • 打坐、站桩和打太极拳有什么区别?

    看倌:太极拳推手有用吗,人家不跟你推怎么办? 玄同: 太极拳推不推手,其实不是对方决定的,是自己的能力。 当具备这...

  • 2021-01-19 吴式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和长期武术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身和御敌的双重作用。推手是太极拳的用法,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习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提高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p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