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岁的我如此快乐
晚上闲来无事,我点开了腾讯新上的网剧《人不彪悍枉少年》。
不得不说,剧集制作的很精良。无论是精心创作的系列歌曲,还是节奏紧凑张弛有度的情节,甚至主创演员在线的演技,都让我觉得惊喜。
别的不做点评,单独着眼于青春剧的情节,确实真实的让我有所触动。
剧里有关高三的日常,班主任的唠叨,教导主任的严厉,充满试卷和习题的日常,学生忙里偷闲的青春时光……这一切充实又熟悉的,是我也曾经拥有的18岁的记忆。
18岁的我,有可以一起作死胡闹的死党;有可以请教谈心的老师;有呵护备至的亲友;有写不完的试卷和攀不上的数学高峰,还有讲不完的青春故事,和永远用不完的活力。
可18岁的我,是如此的快乐。
19岁的我学会习惯性失望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我充满希望和动力。
我希望将18岁幻想的每一件关于大学的事情都去实现,我兴奋着,憧憬着,迫不及待的想去行动。
然而事与愿违开始变成常态。
我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我满怀希望的加入了学生组织。但是这只是我失望的开始——作为大一新生,我们只有帮助学校老师领导打杂干活的份儿,我无法参与到活动的创作和策划,没有机会表达我的想法,只能不停的被支配。我以为至少会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我依然失望了,大家充满了目的性,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拉帮结派,一次又一次事件让我意识到身边的人,开始失去他们刚入学时候的单纯善良,变得官场,油滑,不真诚。
我想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但是却发现泡在图书馆的自学远远比老师教授的知识丰富有趣。
我想要拥有一个未来的目标,为之奔跑努力。但是慵懒沉寂的环境,让我慢慢消磨着曾经饱满的斗志。
是的,虽然大学里的美好也常有之,但是不可否认的,我不再天真,我开始习惯失望。
20岁的我学会入世务实
20岁生日那天,是个春光明媚的四月天,我许愿不再沉迷青春的幻想,脚踏实地好好面对现实的生活。
生活不是纸片人的中二世界,你不努力付出,美好是不会凭空出现的。
我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试图将自己从颓废懒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我坚持每日早起吃早饭,晨读一本书。
我坚持每晚去操场跑步或是散步,思考一天的所得,听听喜欢的歌,放松自己。
我坚持每天看一部电影,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评论,提升鉴赏素养。
我还坚持念英文,阅读,去图书馆自习,定期去旅行……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我走着每一步,过着每一天。不再过多的幻想和憧憬那些不一定会实现的明天,而是学会入世,勇敢的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让人可能失望和厌恶的一切。不同的是,我依然有自己的坚持,有发现美好的特异功能,我开始入世而不俗,务实而不过于现实。
21岁的我还是会快乐
身边总有朋友深觉生活艰苦,人生漫长,颓丧的失去快乐。
我也体会了种种生活的困苦,也深知生活的不易,但我依然决定让自己快乐。
已经进入大四的我,面对毕业论文创作,面对就业,面对未知的社会……
这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不快乐的理由,但我没有就此缴械投降。
我每天抽出时间继续阅读我喜爱的书籍,听我喜欢的歌曲,烦躁了就画会儿画,疲惫了就去散散步。
这些适当的兴趣爱好的调节,使我平衡着生活的种种情绪,也使我更容易快乐。
快乐是自己给自己的,别人拿不走也换不来。
我们是独立又渺小的个体,是偌大宇宙的粒粒尘埃。虽然无法凭借个体去和时代抗争,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可能青黄不接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迷茫,我们经历自我否定,又经历自我的重新确定,我们可能热血澎湃,也可能颓丧堕落,甚至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先学会入世,然后抛弃不切实际的过多幻想,脚踏实地的,充实的去过好你的每一天吧!你的大学,也将被美好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