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漫笔

作者: 阿芙洛狄忒123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7:24 被阅读104次

    对于扬州,早已从前人的文字里熟知。李白送别孟夫子的诗句让我们了解到,一定要烟花三月下扬州,看那一派繁花似锦,杨柳如烟的绮丽春光。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简直成了许多读书人的黄粱美梦。不过对杜牧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作为风流才子,他十年一觉扬州梦,留下无数风流韵事。这样一个钟灵毓秀地,温柔富贵乡,自然也让我无比神往,于是在六月初,和同伴开始了我们的扬州之行。

    初到扬州,入住了一处民宿。这是一处小小的私家客栈,位于居民区附近。进门后,迎来的是一位笑容可掬的老伯,但满口的江淮官话却让我们一头雾水,幸亏女主人及时赶到,还算标准的普通话救了场。收拾停当,向主人打听附近的餐厅,推荐给我们一家叫“九炉分座”的老字号。在指点下步行五分钟就到了,果然人气很高。我们点了颇有特色的淮扬细点灌汤包、盐水鹅等,很地道,但包子甜腻的口感让我们两个北方女子十分不适,——南北口味确实大不同。不过此处环境极为幽雅,雕花窗棂,月亮门,八仙桌,处处透露出古朴气息。食客多为退休的阿姨老伯,几人一桌,或摆龙门阵,或打桥牌,看上去能消磨半日时光,好不悠闲。北方的餐厅没有这个习惯,过了饭点,就会冷冷清清,如果你在那里独坐半日,恐怕会招来店员诧异的眼光。——这又是南北的不同了,且这不同还看出交际方式和人情来往的区别。

    品尝美食后我们来到了一街之隔的个园。很奇怪如此风雅的园子为什么叫这样一个没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从介绍才得知,这里原是清代盐商黄至筠的私家宅邸,因他喜爱竹子,遍植万竿,而竹叶如同“个”字,遂取此名。进入园内,果真处处茂林修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极为精致。我们是从后门进去的,所以首先到了抱山楼。此楼东西向,两边各有假山簇拥,故称“抱山”。从侧面沿楼梯上去,就到了二楼的长廊,视野也为之开阔。在这里向下俯视,只见地面有四处假山,颜色各不相同,——这就是颇有特色的春夏秋冬四山。在“山”中穿行,忽而春深似海,郁郁青青;忽而凉风扑面,叠石如云;秋山苍黄,冬山雪白,真是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当然,主人的风雅不止于此。接着前行,我们来到了“宜雨轩”,这是主人款待来客之处,位于院子正中,四面皆是雕花窗棂,却镶嵌着玻璃,通透明亮,园中景色可尽入眼底,确是饮茶谈天的好去处。不过最吸引我的是轩门两侧的楹联,为“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颇有意趣。想象雨声淅沥,穿林打叶,或独自一人静坐其中,或三五好友相谈甚欢,调素琴,阅金经,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可知主人虽为商人,但少了些名利之图,却更多诗书之爱。在园中,如此幽雅宜人的地方处处可见,如“竹西佳处”“幽邃”“竹语”,光听名字就让人神往,可惜整日在红尘中忙忙碌碌,早已失却前辈的闲情逸致,只能偷得半日闲,在此发一下思古之幽情了。

    从个园又来到了何园。同为江南名园,何园则别具一格。进得门来,所见楼阁多为两层建筑,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跟随导游的讲解,细细游赏,才知这座园子“深藏功与名”。复道回廊曲折回环,四通八达,五步一景,取法自然,不露雕琢痕迹,为其他园林所未见。同时,亭台楼阁又具有浓郁的西式风情,如百叶门窗、壁炉、瓷砖、铁艺床。看来主人眼界开阔,不同一般。果然,导游告诉我们,主人何芷舠于光绪九年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加以扩建,称之“寄啸山庄”,为晚清第一名园。不过,这个“名”还在于它的人才辈出。在展览室,看到了对何家后人的介绍和许多珍贵的老照片,不仅肃然起敬。后代子孙中,有实业救国的企业家,有支持孙文的革命者,有精通绘画的艺术家,更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这些后辈都有着相同的品格——爱国。无论炮火纷飞还是和平年代,何家后人都秉持家训,读书修身养性,充满正义感和爱国情怀。这样的家风源于严格的教育。在何家书房的墙壁上,悬挂着许多“家规”,如“度量权衡之规”“撑持门户之规”“保守身家之规”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读书写字之规”。本则规训有一千多字,详尽论述了读书治学之道,提出读书是否有成,要从三方面着眼,即“敬、习、思”。尤为可贵的是,何家对读书的看法超越了儒家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要求族人有务实精神,各尽所长,能读书的“何必入仕然后谓之能行”,不能读书的“何必读书然后谓之能知”。我想,何家子弟在这样开明的思想影响下,必定解放天性,追求自由,而不必再有“宝玉挨打”般的痛苦经历。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才不会明哲保身,“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竭尽全力,毁家纾难。反观当今的许多“二代”,以炫富为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却也惹得许多国人艳羡,风气之不正可见一斑。和何家相比,我们确实该扪心自问,为之汗颜了。

    走出何园,门口的金丝桃花开正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扬州漫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r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