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贮月泉,是清“行宫八景”最后一个景。
一开始往玉兰馆遗址方向前行上山,上台阶到山顶(孤山不高),发现是领要阁遗址,逐又向下走,重新穿过玉兰馆遗址、戏台遗址、鹫像庭遗址,看到万菊亭。
从万菊亭旁侧的路向东走,有一个下坡,从此处就看到一个四角亭,亭子上有额,就是鼎鼎有名的“西湖天下景”牌匾。
“西湖天下景”出自苏轼《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牌匾的左右有一副很有特色的对联,用行书和草书相间写成的叠字楹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副对联有十二种读法:
1、逐字顺读:“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2、将行书和草书分开读:“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
将叠字拆开读:
3、“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
4、“水处山处,水山明明秀秀;晴时雨时,晴雨好好奇奇。”
5、“水处明,山处秀,水山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奇。”
6、“水山明,水山秀,处处明秀;晴雨好,晴雨奇,时时好奇。”
跳读:
7、“水处明,山处秀;晴时好,雨时奇。”
8、“水水处明秀,山山处明秀;晴晴时好奇,雨雨时好奇。”
9、“水水明 ,山山秀,处处明秀;晴晴好,雨雨奇,时时好奇。”
停顿读:
10、“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1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此联还运用了回环的修辞手法,所以还能倒读:
12、“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这12种读法,不论用哪一种,读起来都自然流畅,各有一番诗情画意,不仅写的人精撰巧制,解的人也妙笔生花,让我膜拜不已。
把苏轼的“浓妆淡抹总相宜”,把西湖的风霜雨雪雾,诠释的淋漓尽致。
走到平坦处,有贮月泉的指示牌一块,上有介绍:
贮月泉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原有泉出崖间,一泓曲池,水月清光,互相映发,故乾隆题词曰“贮月泉”,并赋诗:
乳窦贮天池,嫦娥小浴之。一泓清且浅,满魄静相宜。
未许鱼龙混,还欣松桂披。广寒合云表,消得夜眠迟。

贮月泉边樟树高大且倾斜而下,池内小锦鲤簇拥而戏,晨曦的阳光把池面弄得斑驳,走在池上的桥廊上,自有一番清闲自在。
后记:
这些天,陆陆续续写下了一些景点,做到游必记。景点资料经过查询、收集、刷选,汇成了一篇篇小短文,其中涵义在于:行万里路,记路上事,悟其中意。
在这期间还认识了两种中草药:天胡荽和白英(白毛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