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天津念书之后,我的家人和朋友大概都能听出我对天津的失望。
“这是一个只在地图上临海的城市。”
“天津话听起来很冲。”
“这里的同学,籍贯:天津,爱好:回家。”
“新年到了,我们却找不到跨年的地方。”
过去的一年,在这个城市里我只感受到无趣和小市民气息,甚至觉得现在的天津辜负了民国时期耀眼洋气的天津卫。大学一年级我就是这样闷闷不乐地度过的。
我对博物馆的情节大概是在过去的一年里萌生的,原因很奇怪:在巴黎这个我心心念念的城市,人们总是在节假日逛博物馆。巴黎的一切都吸引着我,包括土著们逛博物馆的这个习惯。今年参观电影博物馆时,才发现了博物馆的魅力,暗暗地许下了两个心愿:如果以后有时间,我要去博物馆做part-time,哪怕做个擦玻璃的后勤也行;如果以后有钱,我要开个私人博物馆,哪怕只有我自己参观也行。
这个学期开学之后,我一直嚷嚷着要去天津博物馆。有一个室友是天津人,她跟我说:“有时间就去呗,博物馆就在你平常逛街的银河国际那一片,逛完还可以去银河吃个晚饭。”在宿舍懒了三天之后,我在懒癌还没开始发作之前出了门。
说起来很奇怪,那个地方我经常去,但是我只记住吃喝玩乐的银河国际、练钢琴的彩悦城和听新年音乐会的津湾大剧院。今天才发现偏见蒙蔽了我的双眼,其实它们是一体的,是一个文化中心,以津湾大剧院和湖为中心,四周除了银河国际之外还有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和天津科技博物馆。
由于我的龟速参观和时间的紧迫,我只参观了天津美术馆和天津博物馆的负一层。美术馆的展品质量非常高,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最让我欣喜的就是《护生画集》的真迹展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重新了解李叔同和丰子恺。那时候的天津肯定很开放很洋气,能养出李叔同这样的人杰,地必须灵。李叔同大概已经达到了王国维说的人生第三大境界了,学贯中西,有扎实的国学基础,有西方文化的耳濡目染,看遍了激扬文字和动荡世事,最终皈依了“仁义”与“慈悲”。
除了这个展厅,一楼的当代作品也非常吸引人。每一幅画作都没有过多的解释,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们就那样静静的挂在那里,任你解读,无论是戏谑的、平静的还是空寂的,都只是凭你心境。
我大概是个实打实的外貌协会吧,这一片博物馆就这样凭借它们恢宏的外表和精致的展品征服了我,改变了我对这整座城市的偏见。
无论怎么样,周末多了一个好去处。
天津其实挺洋气 天津其实挺洋气 天津其实挺洋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