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口气儿吃了四只鸡腿之后引发的思考

一口气儿吃了四只鸡腿之后引发的思考

作者: 吉祥三宝的麻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6:02 被阅读0次

          今天老公想出去采购食材,因为很久没有出过门儿了。昨晚还特意问我想吃什么,这感觉很贴心,让我心里美美哒!昨天老公快递回来的一箱草莓已经被孩子们干了半箱多,还剩下个箱底儿,人多就是力量大。很感谢老公能时不时的想着给孩子们来点儿新鲜好吃的东东来满足孩子们的胃口。

          今天也不例外,采购回来了青菜,还有肉肉:猪蹄儿、鸡腿儿等。 两个小家伙一睁开眼就是拒绝穿衣服,光肚儿在床上玩儿,恰逢今天老师要视频谈话,这两个小家伙也拒绝整装,我不想暴力强制,无奈只能和老师赤诚相见了。因为怕哥哥太捣乱,所以奶奶上来把哥哥抱下楼去,留下我们可以安心的和云云老师视频聊天。

          哥哥因为下楼早,得了便宜,爷爷拿出三个鸡腿烤了,原本是一人一个的。结果等我收拾完小家伙们下楼时,哥哥吃一个,占一个,还有一个在烤箱。这时,大人们为难了,如果拿出剩下的一只鸡腿吧,有一个孩子的是会没有的。如果不拿吧,两个妹妹看着哥哥吃的津津有味也想要吃。我没太当一回事儿,就说剩一个就拿出来分了吧!谁知因为这一只鸡腿又引发了冲突。三个孩子都想要据为己有,而且各不相让。老大还想再吃一个,一个鸡腿怎么分都分不公,爷爷说,没有了,那怎么办? 这时老二生气的哭着出门坐到路边的石板上,一边哭一边诉说着委屈。我犹豫片刻,哄她道:“我现在就去找爸爸,让他再买几只去,宝贝儿别哭了。” 找老公时我有点儿生气,嗔怪他怎么不多买几个,老公很意外地说,他买了一包,应该是六个才对呀!应该还有三只鸡腿。 我回去找爷爷一核实,果真还剩下三个,只是老人不想再让吃了,一是怕孩子吃多了不舒服,二是想着孩子们欠点儿比一下子吃够再也不吃要好。因为拗不过孩子,最终还是把剩下的三个鸡腿都烤了,索性让他们吃个够,不够再买!结果老大吃了四个鸡腿,第四个鸡腿他勉强吃,实在吃不下了,剩下半个鸡腿扔在桌上。老二和老小,各吃一个,一个鸡腿还都没有啃完就不吃了。六个鸡腿让三个孩子都得到了满足,但是老人却有点儿不高兴了。说,下次孩子估计再也不吃鸡腿儿了,估计看见鸡腿儿就恶心!还不如让他们有个念想惦记着,下次还想吃!

          在这个事情,其实我和老人是有观点分歧的。老人有老人的考虑,我有我的顾虑。 我们老大小的时候我还没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呢,不过当时也看了很多的育儿书,基本上都是照书养的。而轮到两个小的了,她们一岁多我已经开始在道本教育系统性学习家庭教育了,两个小的基本上是照猪养的。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所以三个孩子呈现出的行为表现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我非常庆幸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学了家庭教育,孩子的情况才有所调整和改观,要不是,不知道坑娃坑成什么样儿!

          每当看见老大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而且还恨不得把盘中的东西全部占为己有,我的内心就很心疼这个孩子。有时候在外赴宴的场合下他也是会霸占很多他喜欢的吃食,哪怕他根本吃不了,还是习惯性占有。除了大人觉得没面子,更多的是让我自责自己的教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心疼孩子。之前想当然的教育和规定,让孩子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和匮乏感。而这并不是来自外界物质条件的限制,而是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匮乏感。

          所谓的自信,是富足的灵魂散发出来的光芒。内心的富足,是从小就建立起来的。而物质条件充裕的现代,我们多少人还没有甩掉贫困打在我们身上的烙印和思维模式,依然是内心匮乏和精神缺失的、无意识的活着。 现代概念上的穷孩子,多指的是一种心态,毕竟国人多数已经从饥饿中解脱出来了,许多时候贫穷只是心境的问题。中国,早已步入小康社会,但国人的精神却赶不上物质的发展,远远落在后面。所以,我们习惯囤积、习惯不舍得、习惯物质为首,习惯省吃俭用。也习惯了之前因物质匮乏带给自己的局限性,并且继续地自我设限。限制自己的思维、限制自己的选择、限制自己的行为以及限制我们对于孩子的满足和教育。

          富足的灵魂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一旦养成匮乏的穷人思维,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都将处处跟财富规律拧劲儿。这种愚蠢的思维定式,会将孩子的命运锁定在无望的底层。

          我是一个内心非常匮乏的人,现在开始才学着觉察和自我满足与填坑。我的节俭来自于沿袭父辈的优良传统,我会为了省一块钱车钱而步行数里;我也会把所有好的东西留在最后享用,往往更多时候是变质坏掉不得不扔掉,造成了暴殄天物的浪费;我在怀双胞胎时还挺着大肚子骑电动车、挤公交车,不舍得打车,为了省点车钱,我是宁愿人受罪也不要钱受亏的人。很多朋友都劝我,对自己好点儿,而我却很难做到。本来钱是为人服务的,到我这儿成了人是钱的奴隶。而且我习惯性付出,且对别人对我的好,受之有愧。曾经我会因为老公为我花了10块钱满足我想吃奶布丁的需求而心生歉疚和愧意,自责感久久难以排遣。这是多么严重的不配得感啊!这样的人很难有真正的自信和自尊。更容易形成低自尊的人格特质,活得憋屈压抑和自虐,容易与美好的事物擦肩而过。

            直到现在,我仍然习惯于对低品质生活的过度沉迷,且无力挣脱。我更看重价格,而非价值。能活着就好,能凑合,就绝对不讲究生活品质。不是我不具备这种物质条件,而是我的贫穷思维太根深蒂固。低品质的人生很难有高品质的追求,且会以同样的观念影响下一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难以摆脱。这种思维下的人,想要富不容易,而“贵”对我们更是遥不可及,不敢奢求。富贵富贵,到头来不富也不贵。

            鹏宇老师课上说过,人为的制造匮乏感,就是在培养“贱民”。他倡导七岁之前的孩子,都是因需而求,尽量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人的愿望不会因为被制止而消失,只会因为被制止而更加执着。任何愿望,当我们尊重它、满足它、它其实都会自然的过去,从而升华成更高级的追求。

          鹏宇老师课上讲,需求,是因需而求;而欲求,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无限扩大变成了欲求。需求容易满足,而欲望难以填平。

           通对家庭教育系统性的学习,我看到了我曾经的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巨大影响和伤害,我决定要改正。尽可能满足他的物质需求,给够了,他就自然不要了。就像鸡腿儿,两个妹妹因为小的时候没有被太多压制没有被人为地制造匮乏感,她们俩只选择自己所需的,一个就够,而哥哥却因为内心的匮乏感,哪怕吃到撑也要吃四个直到吃不动了才肯作罢。这都是错误的教养方式造成的恶果。所以,对于老大的占有,我不是去堵,而是去疏通、去填补、去允许、去满足。同时,我也不断看到,在爷爷的一再教导和限制下,孩子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摄取和占有更多,远远超出他本来所需的数量。你不限制还好,一限制反而要的更多,你越限制越不给、他越要。充分展示了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背道而驰、无效的教育常态。

            我实在忍不住,给爷爷说起了 《晏子春秋》里的一则历史典故《二桃杀三士》,这是典型的人为制造匮乏,因匮乏三个勇士自相残杀,共同赴死的故事。所以,对于孩子,我们岂不是也在用人为制造匮乏感使其兄妹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吗?既然有,就都拿出来索性吃个够,哪怕没有,也应该再买,而不应该放着东西宝贝着,却宁愿付出让孩子们因此闹矛盾的代价。

          所谓的劣迹斑斑的富二代是如何形成的呢?世人都以为是财富惹的祸,其实是不懂教育不懂人性的父母造的孽。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他们太富足,而是因为其父辈人为制造的“匮乏感”惹的祸。有而不能得,自然会造成压抑,当有一天他可以自由支配和掌握时必然会报复性反弹和挥霍,即使是这样,也难以填平他内心的那份空洞和匮乏。这才是真相,才是事实。

          不要再去人为的给孩子制造匮乏感了!否则,终其一生,他都得为内心的匮乏和无尽的欲望而买单。

          父母是孩子的“程序员”,如果你给孩子的童年写的是压抑和制约,孩子的未来怎会丰盛富足? 父母的意识水平,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富养更多地是要满足孩子的“心瘾”,这样孩子才能更理智地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去做出选择,而不是饥不择食,丧失选择的能力,一味的占有。

          我们关于孩子需求的观点、看法和恐惧,只是我们的人生限制和障碍,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于是非对错的评判和臆断而已。 其实只要孩子想要的,从体验上来说就是合理的,去剥夺和限制就是穷养,如果没有能力也可以想办法去共同创造,去设法满足;如果是孩子不想要的,强加给他,也不是富养,而是溺爱。

            关于满足需求,我们需要系统性深入学习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道本教育创始人陈鹏宇老师几乎用一整天的时间来阐述和训练家长关于“满足需求”这部分的教育理论。在此,我无法提供全面系统深入的讲解。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后续持续关注道本教育陈鹏宇老师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和内容。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愉悦中度过童年,那么他会自然生发几乎所有的人类美好品质:独立思考、创造力、热情专注、同理心、乐观开朗......并且成年后继续给自己创造舒服顺遂富足的人生,持续感受到幸福喜悦。若童年过得拧巴不痛快,那么人必然会在长大之后继续制造拧巴的人生。真相如此简单:孩子小时候吃多点苦,将来就会吃更多苦,且深以为自己只配吃苦的人生。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针对这一点我太深有感触了。这也是一直限制我人生发展的信念之一,我一直在努力想办法突破。

            最终,要不要给,要不要给够,还是父母大人说了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口气儿吃了四只鸡腿之后引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vc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