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儿子上了初中以后,问题有些显现,初中不像小学,小学课程少,知识相对简单,只要努力勤奋一点,一般都能学会。
初中就不一样了,课程门类多,还有一些理解性的知识,再加上学校同学们之间的一些人际关系,使得从小不愿给人接触的李梁,有些“混”不开。
每次回家,李老师都会先问考试了没,考得怎样?从来没有问过吃的怎样,同学相处的怎么,可能在李老师的眼里,像这样的年纪,吃穿都不用发愁的年龄,那就是只剩下学习了,如果再学习不好,那官有啥脸面见人。
父亲的严格要求,二姐的无形榜样,给李梁的心里压力很大,尤其是父亲的一再要求,必须考的怎样,不成想初中和小学是有不同的。
再说,小学班里可以“当”第一名,不见得到了初中还能,毕竟到了初中人又多了,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个勉强不得。
很快半年时间过去了,到了期末考试完,综合成绩一出来,李梁的成绩在班里排名没有进前三名,不过六十人的班里,他是第五名,这个成绩也是不错的。
可是在李老师的眼里至少应该是前三名,这次没有完全让李老师称心,但也能说的过去。
过完年开学,李梁走进学校,就感到一阵的压抑,他说不出来是怎么样的压抑,就是喘不过气来,脸上没有笑容,学校的表彰大会上,他表情麻木。
直到快放暑假时,班主任王老师才发觉李梁有些不对劲,鼻子尖时常出汗,老师提问问题。也不像之前回答的那样大胆了。
刚开学时还给同学们玩一玩,现在下课除了上厕所就是坐在那里看书,说是看书,更像是发呆,同学们也给他开起了玩笑,他越发拘谨。
王老师给他父亲交谈,他父亲还觉得没事,不过在接下来的暑假期末考试中,他的考试排名变成了第十名。
暑假里,李老师除了下地干活就给李梁补课,想着争取在暑假里把课程补上去,同时也学习一下新的课程。
整个暑假里,李梁没有去过一次地里干活,假期有多少天,他就在家里的小板凳上坐了多少天,显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学习的木偶,没有了青少年该有的活力。
可是写这一切他自己又做不了主,这又是谁的悲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