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形态风起云涌,武器装备技术日新月异,想要在战争中抹掉对方,足足有100种方法。然而,72年前曾经在日本“露脸”的核武器,尽管被深藏箱底,但其魅影依旧,依然担当着“终结者”的角色。
无论是小国如朝鲜,还是大国如美国,都还奉之为“法宝”,或为了“保命”,或为了“夺命”。这说明什么?说明72年过去了,人类的四肢是进化了,但心智还是没有长进。
3月17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接受媒体采访时暗示,针对解决朝核问题,不排除将核武器引入日本与韩国的可能性。这个言论一出来,就遭受俄罗斯多名官员的猛烈批评,称这一举动若成为事实,将严重违反国际条约,破坏国际安全,也会导致俄方的强烈核反制,从而引发新的军备竞赛。
蒂勒森的这番言论意外吗?梳理一下美国新政府的核战略,就会发现这一点都不意外。比如,特朗普就任后提出的“重建美军”计划中,就包括核武器现代化的内容。而更进一步的,是2月份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敦促政府扩充核武库,增加大量当量较低的核武器,以便能打赢一场“有限”核战争。可以说,挥舞“核大棒”,是美国新政府的既定战略,蒂勒森的暗示,是有意之举。
近期美国多次声称要“对朝动武”,朝鲜半岛已经大兵压境,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云集,“斩首战”、“破袭战”的言论甚嚣尘上,几乎成为一个“火药桶”。难道,这些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再加上“核大棒”?这对美国说明了什么?
第一,真的很着急。朝核问题已经拖了很多年,美国总统都换了好几茬,但挠头的问题依旧。可是,拖到现在的结果是什么呢?朝鲜政权顺利过渡,而且已经进行了5次核试验,核能力是原来越强了。3月19日,其最高领导人视察了新型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激动得把功臣背起来。为什么这么兴奋?因为有了这样的火箭发动机,将来的导弹就有可能打到美国本土了。所以,这样拖下去,时间根本不在美国这一边,它心里真的是着急呀。
第二,已经黔驴技穷。对待塔利班,可以“打”;对待伊拉克,也可以“打”;对待利比亚,还是可以“打”。然而,对待朝鲜,高高举起的大棒,却始终落不下去。除了“投鼠忌器”,还需“打狗看主人”。哄过了,吓过了,朝核会谈,经济制裁,却都是然并卵。可以说,美国的工具箱里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了,不得已,只好翻出了“核大棒”。
可是,朝核问题发展到今天的这个地步,能怪谁呢?你活得很滋润,却不让人家活命,人家还不能死命的抓住一根救命绳索?在“拳头”思维、“大棒”政策之下,对手要么彻底被打趴下,要么就是同样以“拳头”和“大棒”武装自己,愈挫愈勇,这样的对手,难道不是强者自己塑造出来的吗?
美国若真的如蒂勒森暗示的那样,在韩日部署核武器,会怎么进行落实呢?第一个可能,是允许日本、韩国拥有核武器,日本核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只要允许和需要,其立马就可以变成一个世界核大国。如果那样的话,日本、韩国还需要美国保护吗?美国还有驻军的理由吗?如果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或者有一天被其“反咬”一口,那么就是第二个可能,美军自己在驻在国的军事基地部署核武器,就像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一样。而且大概率是部署战术核武器,进行有限核战争。但不管怎么样,战术核武器还是“核武器”,有限核战争依然是“核战争”。一旦“核”这只怪兽从笼子里放出来,想要收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会在东北亚乃至全球引发什么效应呢?第一,这等于变相承认了朝鲜的核身份与地位,其进行核试验和发动核打击就会更加没门槛;第二,有了核撑腰,日本会借机加速军事扩张和军国主义的复活;第三,中俄为了自身安全与战略平衡,必然进行反制,从而引发新的核军备竞赛;第四,在全世界起了一个坏榜样,其他的核国家或准核国家也必然更加握紧“核大棒”。总之,核阴云将重新笼罩世界,无论是东北亚,还是美国自身,乃至全世界,都将更加不安全。
有孩子的家长应该深有体会,以暴力管教孩子,孩子对暴力的免疫力会越强,只能导致暴力的不断升级。而最终的结果,暴力模式会印进孩子的脑海,其长大以后可能会复制父母的暴力行为。美国以恶制恶、以暴制暴,以“核大棒”来解决朝核问题,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和强权逻辑,不仅会刺激朝鲜更加紧紧的抱住救命绳索,也是放出了一只可能吞噬其自身的怪兽。
但愿,这种暗示只是一种恐吓,只是说说而已。
原创文章,已委托专业机构维权,无授权,勿转载。更多讨论交流,请关注古道君微信号mgu9919及微信公众号“古道兵法”gudao99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