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这么多年来读书和输出最多的一年。
在外没法细数,印象里至少读了40本书,输出20W+字。买的书+社群送的书,应该有100多本了。
书籍涵盖内容很广,有精力相关的《精力管理》《掌控》,写作相关的《故事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营销类的《绝佳体验》《疯传》,心理学的《暗理性》《情绪是什么》,小说类《明朝的那些事儿》,人文类《曾国藩》等等。
如果“读书”真有用的话,我现在应该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了。
事实上,除了像上面这样写出来当做谈资,真正被我用起来的,太少了。
很多人说,阅读是跨越阶层的天梯,其实不是。用书才是。
读书应大致有两方面追求。
一是单纯有阅读兴趣,说直白一点,就是增加谈资或消磨时间;
二是用,所谓的修身养性,我认为应该属于用的范畴。
多数人应该是第一种,但总认为自己是第二种。
比如,报写作班,听课看书输出,就觉得用了。如果只做到这一点,只能算消磨时间和增加谈资——我去年报了个社群写了几万字,读了几本书,然后没了。
真正的用,应该是主动的练习。
处于第一种却认为自己是第二中的,类似于认定10000小时定律,只要付出了10000小时,就能成为专家。但真正来说,刻意练习才是关键,而不是时间。
上面的话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两个月前,我曾反思过去年报了十几个社群的事儿,得出的结论是,今年不再冲动付费,专注于三个方面。
一是年卡班,二是读书会,三是赚钱。
具体措施是,把读过的书拿出来精读,选择其中好的点,践行。
今年到目前为止,除了第三点,其它做得并不好。
因为我还是没用起来。
比如年卡班的书和课程,直到半个月前,我才在日更中有意识去应用。
说到底,其实是没能解决底层的问题,无法保证自己的精力集中。
所以这个月,把《精力管理》翻出来,践行。
写作相关的,把年卡班的书,慢慢读,一点一点用在文章里。
去年读的书,基本都是好书,所以今年不准备买多少新书了,认真把已有的书,读厚,再读薄。
输出一遍,再留下核心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