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08:18 被阅读8次

夜渡江

姚崇①

夜渚②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注释

①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②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渡江图,艺术构思颇为独特。诗先交待了画面的背景: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这里由“浮烟”“苍茫”“晦”等词的渲染,表现出江上夜色的独特之处,视线既不明晰,也不是漆黑一片,以下的描写都是由这种独特的情境所生发。因为天色昏暗,远处景物不辨,失去了参照物,所以船行而人不觉其行,只是看见船边缆绳被拉得笔直,才知道船夫正在背纤而行,可见江水其实甚为湍急。突然听见悠扬的笛声从对岸传来,所以知道离岸不远了,同时又嗅见荷花的香味,所以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通过听觉和嗅觉感受渡江的距离,实际上又暗含了牧童夜归与荷塘夜色的景境。夜色虽然晦暗,但江上由于水光映照,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而这帆影在黑暗中好像点点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这样一来,在洲渚浮烟、天色晦暗的特定景境之中,既暗含了江水流急、白帆点点、牧童夜归、荷塘飘香的景色,又表达出夜间渡江的独特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构思别致。

相关文章

  •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渡江 姚崇① 夜渚②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

  • 医人拾闲:随笔

    常恐秋风早,又怕菊开迟。 凡事易纠结,唯情最自私。

  • 飘漂

    心悬梦未偏,风下灯不安。 同是异乡客,梦醒与谁说!

  • 相别

    舟发远帆影,泪合雨沾衣。 未愁郎不归,但恐妾待迟。

  • 归途

    日落云闲静,江流帆影疏。 飞鸟归巢穴,暮客扣柴门。

  • 春日游园偶得

    向阳深木花归去, 于阴芬芳恰自来。 常恐春消客未赏, 为待故人缓缓开。

  • 七绝•有所思

    人生何处非为客,无复常愁总问津。 皎皓非唯天上月,玲珑岂只丽人心。

  • 心悬

    我曾有很多的梦想,如今满眼的现实。我会为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人鼓劲,却不会再去触碰一丝丝的梦想。 我...

  • 西归轩(宋)萝月

    君言乐国是吾家,自笑飘零客路赊。 一点归心悬落日,百年幻事寄空华。 脐轮不鼓经帘卷,鼻观常清篆缕斜。 正念相成无外...

  • 江城子•《岁暮到家》有感

    十年飘寄十年拼,晓流萍,晚孤灯。岁暮到家、绪起掌中屏。客北客南嗟四序,犹年末,恐车声。 常闻亲语梦中萦,絮衣叮,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deqctx.html